如何提高苗猪初生重?
1.母猪分娩前1个月的日粮饲喂量,要比通常约增加10%左右。
2.在冬季,母猪为保持体温而需要消耗一部分能量,故需要改进保温不良的猪舍,日粮饲喂也要多一些,但过胖母猪例外。
3.一些青年母猪的配种时间,往往以月龄为大致标准。但尚应注意当时青年母猪的体重状况,虽然月龄到了,若体重太小,则苗猪的初生体重也会偏小。
4.交配前的青年母猪,要避免过于限制饲喂,以防发育出现明显延后。另外,群养的青年母猪在群内以大欺小,出现弱小猪吃食不足,亦应调整。
5.考虑到分娩后的哺育能力和连产性,初次交配时的体重应达到120公斤。
6.从遗传方面看,应找出初生体重大的家系,如同窝母猪整齐良好,生产的苗猪初生体重大,而且特定母猪每一次产的苗猪初生体重都比较大。
怎样养好苗猪?
养殖苗猪三个关键时期的饲养管理:
1、出生一周内的苗猪饲养注意事项。越小的苗猪,生存能力越弱,死亡率越高。根据养猪场的实际情况来看,苗猪的死亡大约有50%是死在一周龄之内。造成一周龄内苗猪死亡的原因,有腹泻、冻死、压死以及本身发育不良死亡等因素。因此,7日龄之内的苗猪,养猪人一定要注意它们的保温、防压,让它们吃好初乳,提高免疫力,减少腹泻。这样才能让苗猪安全度过**周。
2、两周到四周的苗猪饲养注意事项。母猪的奶水量大约在产后21天就开始逐渐减少,难以满足苗猪的要求,这个时候为了满足苗猪快速的生长所需,养猪人就要及时的进行补料,以免造成苗猪体质差、发育差。毕竟体质不好,发育不良的苗猪,免疫力肯定不行,发病率和死亡率肯定会更高的。
3、出生一个月苗猪饲养管理。1月龄之后的苗猪,进入了一个新的生长阶段,也就是从主要吃奶到断奶到吃料的过渡时期。以前是靠母猪生活,这之后就要靠自己生活了。这个过程容易发生断奶的腹泻,断奶的应激等情况,养猪人需要尤其注意。
怎样饲养苗猪?
1.固定次数,少喂勤添:从苗猪30日龄开始,就要增加喂料次数,一般日喂5-6次,并要固定时间,使猪养定时采食的习惯。苗猪定时采食,使其有饱有饿,既可增加消化能力,又能保持食欲,不致影响下一顿的采食量。每次喂料时还必须少喂勤添,这不仅符合苗猪的争食习性,更适应苗猪爱吃新鲜饲料的特点。每加一次新鲜饲料,苗猪就争食一番,无形间就多吃一点饲料。同时,少喂勤添,可减少饲料浪费。
2.投其所好,撑足肚皮:利用苗猪傍晚采食较多的电时机,先喂一般饲料,后拌些鱼粉等饲料让其多吃一些,等苗猪快要吃饱时,再喂猪所喜食的饲料。如颗粒平方米、发芽大麦、瓜类等。**后喂青料,并给予清洁的饮水。这样苗猪的肚皮会越撑越大,食欲越来越旺。
3.稳定饲料,狠抓旺餐:苗猪在旺食阶段,饲料必须稳定,不要变化太大。因为苗猪一旦习惯吃某种饲料以后,突然变化,往往影响采食数量,甚至不食,而且需几天后方能慢慢习惯。如果再有变化,食欲更受影响,所谓“饲料不稳定,旺食白费劲”就是这个道理。苗猪旺餐的时间,冬天在午后,夏天在傍晚。在这段时间里,苗猪的采食量可占全天饲料的一半以上,是苗猪采食的全盛时期。抓住苗猪采食旺餐的有利时机,尽量使其吃好吃饱睡足,是促使苗猪快速增膘增重的关键。
4.增加蛋白饲料,补充微量元素:苗猪在旺食阶段生长很快,吸收蛋白质也很强。因此,应注意补充蛋白质饲料和微量元素,可多喂些豆饼、豆渣、鱼粉或小鱼、小虾等,一般不发生拉稀现象,而且可以促进旺食,使苗猪生长得更快。
5.勤观察:苗猪出生后五天内,要有专人轮流看护值班,随时观察苗猪的发育、吃奶、吃料,粪便等情况,若发现苗猪瘦弱,就要适当补充精料,发现苗猪拉稀或不食,要及时诊治,还要勤清点苗猪头数,以免母猪压死苗猪。
6.断好奶:一般在30日龄后即可断奶,**好采用移母不移仔断奶法,尽量做到饲料、环境、管理三不变,以防苗猪发生应激反应,以后的管理、环境、饲料要逐步改善,使苗猪有一个适应过程。
7.及早补料:在7~10日龄时,给苗猪料槽内放入少许干净和新鲜的乳猪场料进行诱食,亦可将苗猪料放在干净的地面上,让苗猪效仿母猪采食,投喂量要由少到多,并保证每天给苗猪料都是新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