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复杂,根源在于免疫抑制;猪病难治,根源同样在于在免疫抑制。猪场的保健,无论是种猪还是苗猪,其主要目的就是提高猪只生产力和抵抗力,使猪群健康快速生长,实现生产链的良性发展。
目前规模化猪场哺乳苗猪的“三针保健”在临床上主要存在两种形式:以长效土霉素为代表的传统形式和以盐酸头孢噻呋为代表的新形式,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苗猪抗病能力,减少苗猪发生疾病。
传统的三针保健是用土霉素在3、7、21日龄分别肌注0.5,0.5,1ml。
这种保健方案**的缺点是:导致耐药性产生;导致药源性免疫抑制;抑制生长速度;对20日龄左右做猪瘟疫苗免疫的苗猪存在干扰性。
至于新形式,种类太过繁杂。自06年高热病后,大部分养猪业开始注重保健,从而引发了兽药市场的火爆,可事实上,很多养殖场并没有真正的获取到安全感,反而形成保健混乱。所以在此,我也不推荐任何一种新形式的“三针保健”。还是要自己去寻找去发现**适合自己场的形式!
不过若是选用新形式,那么既然称之为“新”,那就得区别于传统形式且比传统形式更加完善。
首先,得考虑耐药性的问题(新形式中不使用抗生素);继而考虑免疫抑制的问题(新形式中需含有免疫增强剂,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苗猪生长发育(新形式中含有与幼年动物生长发育相关的营养,可以促进发育);对21日龄左右做猪瘟疫苗免疫没有干扰(新形式中含有免疫增强剂和与免疫相关的营养,可以增强疫苗免疫效果)。【备注:这也只是我理想状态中的新形式,至于有没有,还需要实验以及临床后才能知道。】
且,我们要注意苗猪的发病主要取决于两个决定性因素:母乳感染和抗应激,而且苗猪疾病发生的快慢与苗猪抗应激能力的强弱是有直接关系的。所以,要想苗猪的“三针保健”在临床应用中能发挥很好的作用,我们就必须注意两个关键点:一是母猪具有健康充足的母乳,二是苗猪具有良好的抗应激能力。
母猪母乳不足直接影响到苗猪的生长发育,抵抗力。
多喂青饲料及精饲料从而提供充足的能量与蛋白质,对体况消瘦,乳腺发育不好的母猪增加碳水化合物和优质饲料以催乳。
【备注:此处针对母乳问题只是简要的说了一下,后续会详细说明。】
苗猪的“三针保健”是通过肌肉注射给药,众所周知,注射对于苗猪而言是一种应激,缓解苗猪应激是苗猪保健中很关键的一环,但大多数养殖场苗猪的“三针保健”方案却往往忽视了这点,并不能做到“温柔对待”。为了减少应激的副作用,建议将互不影响的多项操作集中进行,比如去势和肌肉注射同时操作。
总之,猪场在进行苗猪药物保健时,一定要准确把握药物保健的关键要点,结合各自猪场的实际情况,对苗猪常发疾病进行有效的防控,才能确保你做的是“有安全感的保健”,而不是“盲目混乱的保健”。从而使苗猪健康快速生长,回报辛勤劳动的养猪人。
**后附上小小兽医工作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