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苗猪是指苗猪初生至断奶为止,在这一阶段苗猪的生活先要靠母猪,随后要过独立生活。所以我们应该护理好这一阶段的苗猪,以便使乳猪完全独立,下面谈一谈哺乳苗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哺乳期苗猪的生理特点
猪是恒温动物,体温一直保持在38.7℃-39.8℃之间, 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生理不成熟。
1、 消化器官不发达 主要靠母乳为食
苗猪胃肠容积小,缺乏胃酸,胃蛋白酶没有活性;且胃肠道的PH值较高,对进入的细菌缺乏抵抗力,所以哺乳期苗猪易患病,特别是黄痢和白痢病。
2、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
中枢的体温调节机能发育不成熟,调节能力差。再加上脂肪薄,被毛稀少,抗寒能力弱等因素造成保温差。
3、免疫系统不发达
苗猪出生后依靠母猪的初乳传递一些抗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在30日龄后才会发挥作用。所以苗猪得病往往是3--20日龄。
哺乳期苗猪喂什么饲料好?
1.苗猪的饲养
1.苗猪补饲
初生苗猪完全靠吃母乳为生,随着苗猪日龄的增加,其体重和所需要营养物质与日俱增,而母猪的日泌乳量在分娩后先是逐日增加,到产后21d左右达到泌乳高峰后则逐渐下降,因此,苗猪在3周龄后单靠母乳不能满足其快速生长的需要,需要补充各种营养物质,一般苗猪补饲的时间是在7~10日龄,补料的目的除补充母母乳之不足、促进胃肠道发育外,还有解消苗猪牙床发痒和防止下痢的作用。
①补饲
给苗猪补可分为调教期和适应期2个阶段。调教期从开始训练到苗猪认料,一般约需1周,即苗猪出生后7~15d;适应期是指从苗猪认料到能正式吃料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需要10d,即苗猪出生后15~25d,此时母乳已不能满足其需要,这面可以供给苗猪部分营养物质,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促进消化器官适应植物性饲料。
苗猪诱食的方法主要有自由诱食和强制诱食2种。强制诱食是定时将哺乳苗猪关入补饲间中进行强制采食,这在大型猪场中经常采用;自由诱食是指在苗猪5~7日龄开始自由活动时,在补饲间的墙边撒放一些炒焦的高粱、玉米、大麦等让苗猪拱、咬,或放在一个周身打洞的圆铁筒(或罐头盒)内(两端封住),作为玩具让猪拱着滚动,使其拣食从筒中落到地上的谷粒。哺乳苗猪补料应是高营养水平的全价饲料,保证补料具有香、甜、脆等良好的适口性。
②补饲有机酸
初生苗猪的胃肠道发育不完善,胃底腺发育不全,盐酸的分泌量少,因此,苗猪补饲有机酸可提高消化道的酸度、激活胃蛋白酶的活性、提高其消化能力,同时还有抑制肠道内有害菌生长和减少消化道疾病的作用。
③添加抗生素
苗猪补料中还应添加一定数量的抗菌素,因为初生苗猪的抗体含量缺乏,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差,很容易患各种肠道疾病,严重影响苗猪的生长,甚至致其死亡。
2.补充矿物质
哺乳苗猪**易缺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是铁和硒,而断奶苗猪对铁的需要量则相对较高。
①补铁
一般在生后2~3d补铁。初生苗猪体内含铁量少,约50mg,每天生长约需7mg,母乳中铁的含量较少,苗猪每天从母乳中**多可获得1mg铁,而给母猪补铁也不能提高乳中的铁含量。因此,若不及时补铁,苗猪体内储存的铁在几天内就会被用完,一般在10日龄前后就会因缺铁而出现食欲减退、被毛粗乱、皮肤苍白、生长停滞和白痢等,有的甚至夭亡。
②补硒
硒是苗猪生长不可缺少的一种微量元素,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成分,它可防止脂类过氧化和保护细胞膜。此外,硒-维生素E具有协同抗氧化的作用。苗猪缺硒时会突然发病,表现为白肌病、心肌坏死和拉稀等症状。补硒的方法:在3~5日龄时肌内注射0.1%亚硒酸钠溶液0.5ml,断奶时再注射0.1%亚硒酸钠液1ml;对已吃料的苗猪,每千克补料添加65~125mg的铁和0.1mg的硒,即可防止铁硒缺乏症。
哺乳期苗猪的管理
1.固定乳头,吃足初乳
初乳是苗猪不可缺少的营养品。为了使全窝苗猪生长均匀、健壮,在苗猪出生后2~3d内应进行人工辅助固定乳头,使其吃好初乳,即在母猪分娩结束后将苗猪放在母猪身边,让苗猪自寻乳头,待大多数苗猪找到乳头后,再对个别弱小或强壮争夺乳头的苗猪进行调整,将弱小的苗猪放在前边乳汁多的乳头上,将强壮的放在后边的乳头上。如苗猪少而乳头多,可让弱小苗猪吮吸2个乳头,这样既可满足其对乳量的需要,又可不留空乳头,还能促进母猪乳腺发育。
2.防寒保温,防冻防压
母猪冬春季节分娩后苗猪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冻死或被母猪压死,尤其是出生后5d内,苗猪受冻变的呆笨、行动不灵活、不会吸乳、好钻草堆,尤其容易被母猪压死或引发低血糖、感冒、肺炎等病。因此,加强护理,做好保温防冻和防压工作是提高苗猪成活率的保证。苗猪的适宜温度:1~3日龄为30~32℃,4~7日龄为28~30℃,15~30日龄为22~25℃,2~3月龄为22℃,成年猪为15~18℃。实际上,苗猪总是群居的,可以挤堆供暖,室温还可以略低一些。
3.去势与防病
凡不留作种用的小公猪,可在20日龄去势。早期去势,伤口愈合快,手术简便。由于饲养的品种为进口或杂交猪,规模化养殖的猪只生长快,一般180d即可出栏,而此时还未到母猪的初情期,因此对小母猪可不做去势处理。
哺乳苗猪体质差怎么办?
母猪产仔数量多,出现弱仔属于正常现象,而有弱自然就有比较强健的苗猪,大部分弱仔其实还有弱到需要独立照顾的地步,但大部分弱仔在哺乳阶段因为苗猪过多乳头不够抢不过强健的苗猪就会营养不足而死亡这时候需要采取人工调养。
母猪产苗猪多多少少都会出现强弱仔的情况,还会出现突然产仔多以致乳头不够现象,如果不采取人工调养,弱仔就可能死亡。具体可以按照以下四步做:
1.强仔弱仔分离,采取按时轮喂
将一窝中生长发育好、体质较强的苗猪分为一栏;体重较轻、发育不良的幼仔分为一栏。开始时每隔1―2小时轮换捕乳一次,一周后,每隔三小时轮喂一次,1个月后隔4小时轮喂一次。
2.苗猪固定乳头,吃足初乳
弱小苗猪往往不能及时找到乳头。在母猪分娩结束后,先把弱小苗猪安排在前边乳汁多的乳头上吃好初乳,并固定奶头喂奶,既有利于苗猪平衡生长,又能促进母猪乳腺发育。
3.尽早诱食,分期断奶
苗猪在出生7天后,把精饲料放在手中,让苗猪过来舔食,起到诱食。10天后,苗猪一般就能自由采食料槽饲料。饲料**好宜干喂,不要加水调成糊状饲喂。苗猪吃完后,要任其饮用清洁饮水,冬天引用温水。
食槽要按照苗猪数量用木棍钉分隔开来,这样可以避免强者睡槽、争食现象。母猪在产后的40天泌乳量就会逐渐降低,如果分开的两栏苗猪体重悬殊,可先把重量大、强壮的苗猪关起来进行断奶;把体质弱的一栏留给再连续哺乳15天,这样可以缩小两栏苗猪的体重差距。在分栏两个月内,切记不要合群,以免打架。
4.预防疾病,注射疫苗
苗猪在出生30天内,每日用1至2匙畜用土霉素拌料喂给母猪,可以预防苗猪白痢。苗猪在40天内要注射一次苗猪副伤寒和三联苗疫苗。
如果苗猪患上白痢,可以用磺胺恶唑片2片研磨成细粉对水2汤匙灌服,一般用完1―2次就能好。灌服时把猪抱起,用双腿夹紧,拿一根拇指粗木棍让猪含住,这时用小汤匙逐匙灌入。
冬季怎样养好哺乳期苗猪?
1、地面铺垫草(保温,保持干燥)
初生苗猪要求温度不低于30℃,而产房的温度一般控制在18℃-20℃。猪舍湿度越大、猪越感到冰凉,极易引起猪的皮肤病、呼吸道疾病、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通过勤垫、勤换干草,维持猪伏卧处清洁和干燥,给猪供应舒适的生活环境、以促进冬季育肥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
在顶端悬吊150瓦-250瓦红外线灯泡保温,灯泡距床面40cm-50cm,随着苗猪长大,加高灯泡距床面的距离。
2、增加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大,每头猪的占地面积缩小,躺卧时可互相体贴取暖。同时,猪饲养密度大时它们的身体散热量也加大,这样有利于保持猪舍内的温度。
3、增加喂料次数
增长喂料次数提高苗猪采食量,以补充因为温度低造成猪体内脂肪、肌肉代谢产热造成的体重亏空。定次饲喂的养殖场,可在晚上增长一次喂料。在原来饲养水平上提高10%左右。
4、防咬架
冬季青饲料较缺,容易导致营养不良, “恶癖”更容易出现在冬季。因此,要在饲料中补给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并要强弱分群,大小分圈,适时阉割。
5、防乱喂饮
坚持做到饲养品质稳固,喂料时间稳固,配料应依据不同出产性能、不同生长阶段进行,切忌饲料突变。应逐渐慢慢变化饲料结构。在冬季饲喂时,配混杂饲料**好是生食干喂,需拌入少量水时水温也要在25℃左右。不可让猪喝冰水。**不要用水冲洗猪栏。
6、吃好初乳
母猪产后1-3day
分泌的乳汁为初乳。初乳含有较多的免疫球蛋白和镁盐,可以增强苗猪的免疫力。同时也有刺激肠蠕动,加快胎便排出的功能。让初生苗猪吃好初乳是保证其成活的基础,不但可以提高免疫力,还可调整苗猪的食欲。初乳是苗猪不可缺少的、不能取代的一种营养物质。一般出生后2h内让苗猪吃初乳。
7 、补料
苗猪长到20天之后,对食物的需求增加,而母猪的泌乳高峰在第21天,到这个阶段后,母猪能力供给将不足。因此,苗猪出生后的7-10天
开始训练苗猪吃饲料,到20日龄时让苗猪能够完全采食饲料。开始训练时可以用乳香剂、糖蜜、炒熟的黄豆、玉米、高粱等做诱饵。
8、专人接产
实践表明,哺乳苗猪冻死、压死、弱死、饿死的占整个哺乳期死亡猪只的80%以上。死亡的根本原因是管理的疏忽和不当所造成的,因此加强出生后哺乳苗猪的饲养管理,提高饲养员的责任心,实行专人看护分娩尤其在冬季的晚上,母猪分娩时要留专人值班,是降低哺乳苗猪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9、补铁、补硒
初生小猪体内铁的贮存很少,只有50毫克,而且每日生长需要7毫克,乳汗中很少,如不及时补充,苗猪会由于贫血造成生长受阻、下痢。
另外硒是饲料中**缺乏的元素,缺硒会造成白肌病,在母猪妊娠后期要给予补充在分娩前可注射亚硒酸钠。可以在苗猪生后1-3天注射富铁力,又补铁又补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