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苗猪腹泻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愈率低,给养猪业带来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
苗猪拉稀类型:
一、苗猪消化机理不全、于苗猪胃酸分泌很少,哺乳期间胃的酸性环境主要靠乳中的乳糖发酵产生乳酸,一旦断奶,乳糖来源终止,乳酸含量下降,胃内pH值升高,乳酸菌就会减少,致病性大肠杆菌等有害微生物会逐渐占优势,胃肠道内菌群失衡,导致腹泻的发生。
二、营养因子缺乏、苗猪缺乏维生素,如叶酸、烟酸、泛酸、矿物质或其它必需的营养物质,如微量元素锌、硒、铁、铜,导致苗猪抵抗力降低而出现腹泻。
三、病毒性腹泻、轮状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肠道病毒、疱疹病毒、猪瘟病毒、猪腺病毒都可以引起苗猪腹泻。
四、细菌性腹泻、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猪痢疾密螺旋体、c型产气荚膜梭菌、弯杆菌等可以引起苗猪腹泻。
1、发病原因
母体直接感染:母猪带毒是苗猪感染该病的主要原因,母猪感染流行性腹泻、圆环病毒Ⅱ型、蓝耳病、猪瘟、伪狂犬、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病时,苗猪可通过哺乳过程感染。
饲料原因:饲喂了发霉变质的饲料,饲料营养水平低,造成母体免疫力下降,通过哺乳导致苗猪内脏功能受损,而诱发该病。
饲养管理不当:母猪从妊娠舍转到产房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产房不能严格做到全进全出,以及哺乳母猪饲料营养标准低,奶水质量差。
猪舍环境差:产房通风不良、环境卫生差及保温设备不合理等也是苗猪腹泻病多发的重要原因。
药物使用和免疫程序不合理:乱用抗生素,母体产生耐药性;免疫程序混乱、不科学,母猪免疫抗体水平不整齐,造成母猪免疫力下降,对苗猪缺乏保护力。
2、临床症状
发生腹泻的苗猪为3-10日龄不等,开始的1-2天内排出黄白色稀粪,逐渐发展为灰色水样稀便,有的伴有呕吐或神经症状,发病苗猪迅速脱水、消瘦,死亡率高达75%以上。
3、剖检病变
胃内有黄色黏液,胃底部黏膜充血,有的有溃疡灶,小肠、结肠、大肠内充满黄色液体,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明显,脾脏肿大1-2倍,肝脏肿大、发黄,胆囊肿大,胆汁浓稠。胸腔有积液,肺脏间质增宽、肿大,有出血症状,心冠脂肪有出血。
4、治疗办法
可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每吨母猪饲料中添加扶正解毒散1000克、替米考星500克,连续投服一个月,以后可每月使用一周;苗猪肌肉注射干扰素0.01毫升/头,头孢克肟0.2毫升/头,1天一次,连用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