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猪缺铁性贫血多发生于封闭式饲养的哺乳苗猪,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离群伏卧,营养不良,被毛粗乱。**主要的表现是可视粘膜呈淡蔷薇色,轻度黄染。严重病例的粘膜苍白如纸。耳壳呈灰白色,几乎见不到明显的血管,针刺也很少出血。呼吸脉搏均增数,心区听诊可听到贫血性杂音,稍加活动则心悸亢进。有的苗猪外观很肥胖,生长发育也较快,可在奔跑中会突然死亡。血液色淡而薄,不易凝固。本病病程约1个月,一般2周龄时发病,3-4周龄时病情**为严重,5周龄时开始减轻。若临床诊断正确,治疗及时,大多数预后良好;若继发其它疾病,常因腹泻、肺炎、贫血性心肌病等而死亡。
【治疗】
治疗本病通常采用铁剂,充实体内的铁质贮备等措施。口服常用的制剂有硫酸亚铁、焦磷酸铁、乳酸铁及还原铁等,其中以硫酸亚铁为**药物。为促进铁质的利用,常配伍硫酸铜,即硫酸亚铁2.5克、硫酸铜1克、水1000毫升混膈溶解,按每日每千克体重0.25毫升灌服,连续服用7-14日。也可以用硫酸亚铁100克、硫酸铜20克,磨成细末并与细砂混合撒于猪舍内,任苗猪自由舔食。还原铁对苗猪胃肠道几乎无刺激性,可一次内服0.5-1克,每周1次,比较方便。如能结合补给氯化钴50毫克/次、维生素B12 0.3-0.4毫克/次或叶酸5-10毫克/次,则效果更好。大型集约化猪场多采用铁质注射剂,其疗效迅速而又确实。常用的铁制剂有右旋糖酐铁、葡萄糖铁钴注射液、山梨醇铁。
【防治措施】
大型集约化猪场多采用铁质注射剂,其疗效迅速而又确实。常用的铁制剂有右旋糖酐铁、葡萄糖铁钴注射液、山梨醇铁。加强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增加哺乳苗猪外源性铁剂的供给。小规模个体散养猪,应多增加接触土壤的机会,还可提前开饲,增加铁、铜等矿物质的摄取。对于大型养猪场,必须从苗猪生后3-5日开始补铁剂,才能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