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乳后苗猪的一种肠毒血症。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多发,流行较广泛,致死率高达80%以上,给养猪户造成很大的损失。苗猪水肿病主要发生于断乳苗猪,尤以断奶后5—15天的生长快、膘情好的苗猪发病**常见。
一、发病病因
主要因断奶后饲料突然改变,引起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此外,生活环境和气候的变化,饲料中单纯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等也都是致病因素。
二、发病症状
本病的特征是发病突然,爆发初期,常见不到临床症状病畜就突然死亡。发病稍慢的,早期表现为精神沉郁、不食、眼睑、头部、颈部和肛门等部位水肿,有时全身水肿,指压留痕。病初有神经症状,表现为兴奋、转圈、心跳增快、震颤、共济失调、叫声嘶哑。后期发生后肢麻痹。急性病例4—5小时死亡,多数在1—2天内死亡。年龄稍大的猪,病程可长达5—7天。
三、治疗方案
1、补饲含硒和抗菌素的添加剂,给断奶苗猪喂大蒜,断奶时适当减少饲喂量,一周后再添加足量等,均有预防效果。
2、利用分离的病原菌制备高免血清,给苗猪口服或注射,可用于预防或紧急治疗。
3、对发病苗猪在饲料中加入盐类泻剂连用2天,然后用卡那霉素、硫酸新霉素或硫酸链霉素,每天2次,连续注射2~3天。
四、预防措施
1、加强断奶前后苗猪的饲养管理,提早补料,训练采食,使断奶后能适应独立生活。断奶不要太突然,也不要突然改变饲料和饲养方法。
2、饲料喂量逐渐地加,防止饲料单一或过于浓厚,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饲料。母猪饲料中加入15%的金霉素1千克。
3、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坚持每天消毒。用0.1%高锰酸钾水,在初生苗猪吃乳前口服2~3毫升,每间隔5天口服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