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技术 - 苗猪 - 新生苗猪腹泻综合征的特点及应对措施
苗猪养殖

新生苗猪腹泻综合征的特点及应对措施

编辑:养殖网 浏览: 187次

在第32届养猪产业博览会(广州)上,海纳川药业动保事业部技术总监孙雪梅有讲到,新生苗猪腹泻的病因、防控思路及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猪病的问题。下面我将学习到的知识分享如下。

新生苗猪腹泻的原因:1、流行性腹泻,目前已检出大量的冠状病毒(流行性腹泻),而且初步确定为PED的II型病毒。去年冬的腹泻在东南亚许多国家也发生了腹泻,韩国**早鉴定为PED II型病毒,我国的检测结果与韩国基本相同。

2、耐药性大肠杆菌:2007年以来,有一种超级耐药的大肠杆菌,对几乎所有常用的抗生素都产生耐药性。在腹泻猪中也检测到了大量的耐药大肠杆菌。

3、博卡病毒:在腹泻猪中检出一种病毒——博卡病毒。开始认为是这一轮腹泻的元凶,但后未发生腹泻的猪体内也可检出这种病毒,所以不太可能是发病的主要病原,**多是帮凶的一员。

4、中毒性因素:据了解,有关部门对哺乳苗猪腹泻的母猪进行检出,发现中毒指数非常高,但究竟是什么毒素却不得而知,可能是病毒、细菌的内毒素,也可能是霉菌毒素等。

5、其它病毒:有的猪场检出了大量的轮状病毒,也有的猪场存在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个别有伪狂犬病毒。

有人解剖过苗猪因腹泻死亡的猪只,其剖检症状总结如下,如有猪场苗猪发生腹泻现象可参考鉴别。

1、 小肠大肠粘膜有轻度至中度充血或出血,部分病例肠壁有不同程度表现。肠内容物呈稀粥样黄白色,部分病例无肠内容物。肠系膜淋巴结髓样肿或轻度出血。

2、 肝脏肿大,色淡,质地变硬。

3、 肾脏肿大,包膜不易剥离,肾皮质色淡,切面上部分皮质结构较模糊。

4、 心肌松软色淡,心脏横径增大,冠状脂肪呈胶冻样侵润。

临床症状:哺乳苗猪多在出生后3-4日龄发病,病初呕吐,体温40度左右,部分病猪体温正常。紧接着开始腹泻,本文是猪场动力网编辑田崇来的原创文章。腹泻开始后呕吐多半会停止,体温也恢复正常。粪便性状均是黄色稀粥样,也有的呈黄绿色水样。腹泻初期多保持吮乳,脱水发生较快,严重的苗猪一夜之间就会出现严重的脱水,病程1-3天,**长也不过3-5天,死亡率几乎100%。

本轮流行性腹泻的特点:主要发生在哺乳苗猪,持续时间较长并反复发生,发病率为50-100%;保育猪也有发,但发病率控制在20-50%,但往往是顽固性腹泻,如果控制方法不当,病猪死亡率高达50-80%;母猪发病率很低,个别猪舍环境条件差,管理不好的猪场会发生腹泻,也呈一过性腹泻,不经治疗可自愈。

发病猪场特点:大中型猪场发病较多,小猪场与散养户发生较少。

治疗特点:据网友反映,目前用抗生素治疗没有什么效果,猪对药物产生耐药性了。一般的抗病毒治疗(中毒、细胞因子,卵黄囊抗体等)基本无效。

那么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猪病的管理呢?

俗话说的好:“病从口入”,猪要长得好得喂好的饲料,首先要保证饲料没有霉变。有专家说:“霉菌毒素中毒的问题不解决,任何防控方法效果都不会理想。”因此,严把饲料与原料关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猪场饲养模式也是不一样的,包括环境与管理。本人来自猪场动力网。比如,大规模猪场需要在人工控制环境上下工夫,给猪一个宽敞、明亮、空气新鲜的生存空间,给猪提供必要的福利。小规模猪场: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可考虑回归自然,减小饲养密度,增加运动场所,让猪能享受阳关。如果猪生存的环境得不到彻底的改善,猪病问题就得不到根本的解决。

防控腹泻的思路:

海纳川药业动保事业部技术总监孙雪梅则认为,防控腹泻应采取以下思路:**步,母猪产前控制体内病毒、消除毒素,生出健康苗猪,保证母乳质好、量足,以此保护新生苗猪的安全。第二步,新生苗猪尽可能避免感染病毒,增强体质。第三步,对已经出现腹泻的苗猪,以抗病变、解毒保肝为主,同时补充能量、水分、电解质,确保不发生脱水与酸中毒;适量使用抗生素,避免继发感染。

综上所述,目前猪腹泻病因复杂,因此,在日常生产管理应注重预防,冬季应保持猪舍有适宜的温湿度,及时给猪打疫苗,有较完善的免疫计划等,希望这些对猪场管理者有一定的启发,从而减少疾病带来的经济损失。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苗猪养殖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养殖交易信息
养殖百科 查看更多
养殖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