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苗种植在秋季或春季,春夏生长后,地上有9-10片叶子,地下有一个鳞茎,即葱。然而,在移栽后,一些洋葱幼苗仍能形成一些叶子,并在鳞茎形成之前提早抽薹。这种现象称为早抽薹,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那么洋葱早期抽薹的原因是什么呢?如何预防?早抽薹的原因不同品种对地温的敏感性不同。产量高、抽薹率低、对低温敏感性强的品种易发生早期抽薹。此外,营养物质的积累量越冬苗也是影响洋葱早期抽薹的主要因素。早播、壮苗生长、长期低温环境显著提高抽薹率。另外,早播期抽薹率高于晚播期,晚播期苗木较小,但也可以提高早播的抽薹率(
2.防治措施
1.选择抗寒性强的品种
,由于抗寒性弱的品种对低温敏感,幼苗幼年时可接受低温春化,抗冬性强的品种对低温反应比较敏感,因此抗冬性强的品种对低温反应比较敏感不易提前抽薹
2.适播
适播也是防止洋葱早期抽薹的有效措施。春播晚播易造成幼嫩抽薹,冬播晚播易造成秧苗死亡,产量极低(
3.适时播种
虽然秧苗长势不大,但播种后温度较高时仍能继续生长。当春化所需的温度较高时,会造成春季早抽薹,因此洋葱必须及时种植(
4.严格选择苗木
种植时,必须选择高12-15厘米、假茎直径0.5-0.8厘米、无病虫害、苗龄50-60天的苗木。如果我们对于壮苗,可先放几天抑制生长,然后再栽植,减少早期抽薹(
5.苗期应合理控制肥水,避免洋葱苗过快生长。当幼苗放置几天抑制生长,然后种植时,可以减少早期抽薹(
6.对早期抽薹的植株,应及时将花薹从花薹基部移开(
以上是洋葱抽薹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想知道更多相关知识,请关注我们(
一些专业知识从网络
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