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是一种温水鱼类,对环境适应性强。主要栖息于池塘、沟渠、湖泊、静水或缓流的水田等浅水区。它通常生活在水底,有时喜欢钻到泥里。泥鳅喜中性和酸性土壤(
,不仅能通过鳃呼吸,还能通过皮肤和肠道呼吸。肠呼吸是泥鳅特有的生理现象。泥鳅肠壁薄,血管丰富。它具有辅助呼吸和气体交换的功能。当水中溶解氧不足时,可钻出水吞咽空气。气体交换后nge在肠管内,废气从肛门排出。它对缺氧环境的抵抗力远强于其它养殖鱼类(
,是一种极具增产潜力的水产养殖鱼类。根据密封装置实验,泥鳅在水溶液含氧量低至0.46mg/l-0.48mg/l时开始死亡。在池塘养殖条件下,泥鳅缺氧时会游到水面吞食空气,进行肠道呼吸。因此,即使溶解氧低于0.16mg/L,泥鳅仍然是安全的(
泥鳅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3℃ 至30℃, 最佳温度为25℃ - 27℃. 当水温降到5度以下时℃ - 6℃, 或者夏季水温达到34度以上℃ - 35℃, 即使水干了,也会潜入10厘米-30厘米的泥层中“休眠”。在休眠期,只要土壤中有一点水分和一点湿润皮肤的水分,就可以维持生命(
泥鳅善于逃逸。春夏水涨船高时,如果池壁上有一个小洞,它会在一夜之间逃走。因此,要想养殖泥鳅,必须加强防逃管理,进出水口必须配备防逃设备(
从网络
中转移一些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