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资讯 - 养殖新闻 - 小龙虾高产养殖技术

小龙虾高产养殖技术

编辑:养殖网 浏览: 405次

池塘

应有淡水、充足的溶解氧和无污染。土壤粘土是最好的。池脊宽3米多,坡度1∶ 2.5-3米,水深0.8-1.5米,pH值7.5-8.5。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一般3-8亩,长方形,东西向。向池内注入淡水时,用20-40目纱布过滤,防止野鱼、鱼卵流入池内。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修建进出水渠,做到灌水、放水。小龙虾具有较强的越狱能力,必须做好越狱防范设施的建设政治学。一般采用塑料薄膜、网布、钙塑板或水泥板在池脊周围设置防逃设施,以防捕食者进入,小龙虾逃逸(

清塘消毒(

清塘消毒能有效杀灭敌生物(鲶鱼、泥鳅、,池塘中的蛇头、蛇、鼠等)、野生鱼类(鲤鱼、鲫鱼等)和病原体。可采用生石灰和漂白粉,经济实惠,安全可靠。具体操作方法为:

1、生石灰消毒。干法消毒:每亩用70公斤生石灰洒满整池化学水。如果可能,可以用耙子耙。晒了一周太阳之后,注入淡水;用水消毒:按每亩1米水深计算,用130kg生石灰溶解于水中,均匀洒于整个水池(

2.漂白粉消毒。含30%有效氯的漂白粉完全溶解后,将整个池子洒均匀,用量为每亩25公斤(

种水生植物

“龙虾,池子里没有草。龙虾有大有小。池塘里的草是主人。”水生植物在龙虾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首先,水生植物可以弥补龙虾食物的不足,补充大量维生素;第二,它可以防止风浪,吸收一些有害物质净化水质,平衡水环境;第三,为幼虾和带壳虾提供庇护所和栖息地,减少强者欺负。一般来说,水生植物的种植面积应为池塘总面积的一半。品种:低茎芦苇、香荚菜、苦草、金鱼藻、野生鳗鲡、茭白、黄草、马来波他菜、伊乐藻、黑藻等,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在水体底部放置一些空罐、竹筒、树根等废弃物,哪些是小龙虾最喜欢的栖息地 虾池施肥

有些人认为虾池是否施肥无关紧要。事实上,当龙虾放入池塘,施用适量的有机肥培养饵料生物,可直接为虾进入池塘后提供天然饵料。选用400公斤/亩的发酵有机肥,保持池水相应的施肥水平。在抬升过程中,随着水位逐渐加深,需要施用腐朽的有机肥。水量和时间的选择取决于水的重量,一般每次不超过80公斤。池水透明度约为35cm(

龙虾放养

龙虾苗期放归可分为春季放归和秋季放归。要求规格整齐,附件齐全s、 无病无伤,一次放足。在储存前,用5%的盐水浴5-10分钟,以杀死寄生虫和病原菌。由于离水运输距离较远,购买的虾仁入池前应在池水中浸泡1分钟,吊放2-3分钟,再浸泡1分钟。这个过程重复2-3次,使虾的体表和鳃腔在放养前能吸收足够的水分,提高成活率。根据多年经验,出口虾仁经长途运输后成活率很低。池塘中适当混养鲢鳙鱼可以改善水质,充分利用饵料资源(

1.春季3月中旬投放3~5cm幼虾5000~6000只(

2.秋季9月前后每亩投放龙虾亲虾500只,雌雄比为3∶ 1

饲料选择

龙虾是杂食性的,动物饲料、植物饲料和各种人工饲料应在不同阶段使用。动物饲料主要包括小鱼片、鱼粉、海螺、贻贝肉及各种动物内脏;植物性饲料主要包括菜籽饼、豆粕、麸皮、小麦、玉米、南瓜、各种蔬菜和旱草(

饲料管理

小龙虾一般白天躺着,晚上出来它们习惯在夜间活动和觅食。每天上午10:00和下午4:00喂食。下午的饲料量约占全天总饲料量的70%(小龙虾快速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2-32℃)℃. 从6月到10月,小龙虾的摄食量逐渐增加,每天的摄食量可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天气、水质和虾的觅食活动进行调整,适当增减,农谚:青衣穿红衣,饲料品种好。如果是阴雨天,你应该少放些水进去。如果天气晴朗,你可以每天喂所有的对虾t

龙虾养殖还应每天巡塘,注意水色变化和龙虾活动。如果发现有虾上岸或在水生植物上爬行将其赶出水面,要检查水体是否缺氧或水质是否恶化,并采取增氧、换水等相应措施。pH值约为7.5,透明度约为35cm。4、5、6月每半月换一次水,7、8、9月每十天换一次水,每次1/3。每隔20天洒一次石灰水,每次用生石灰10公斤/亩。从春季到仲夏,水位逐渐上升,气温升高最深不超过1.5米。保持水草的正常生长和一定的覆盖面积。龙虾蜕皮时尽量保持周围环境安静,并在蜕皮后增加动物适口饲料的喂养,以减少相互残杀。龙虾病害比其他水产品少很多,但也不容忽视,日常重点预防。喜欢逃逸是龙虾的天性,特别是在汛期要加强巡查,严防逃虾(

捕龙虾

捕龙虾的主要工具是地面网箱。具体操作方法是在水生植物附近的池塘中设置地笼,将地笼两端扎紧,从池塘中采集龙虾第二天接地笼要符合商品规格。另外,龙虾可以在抄网或晾干水后用手抓。龙虾捕捞可采取大捕、小捕、轮作的方式进行,有利于提高产量。龙虾捕捞从5月开始到9月底结束(

一些专业知识从网络

转移过来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养殖新闻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养殖交易信息
养殖百科 查看更多
养殖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