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小鹅急性化脓性传染病。病鹅的临床特点是精神衰竭、食欲不振、腹泻严重,有时出现神经症状,死亡率高,对养鹅业的发展影响很大。做好小鹅瘟防治工作迫在眉睫。小鹅瘟是由细小病毒科鹅细小病毒引起的。病毒为球形,无包膜,单链DNA,大小为20-22nm。存在于病鹅的内脏、肠道和肠道内,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与酸碱、温度和外界环境有关。通过血清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证明从全国各地分离的菌株具有相同的抗原性。1961年分离的两株菌株VP3基因核苷酸序列与1999年分离的菌株同源性为96%,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说明1961年制备的疫苗具有长期应用价值(
小鹅瘟疫症状
1.最急性型:最急性型发生在3-10日龄的小鹅,通常无任何前驱症状、败血症和猝死,或在智力低下发病数小时后,表现为虚弱,躺在床上急性型:急性型多发生在15日龄左右的雏鹅。病雏表现为抑郁、食欲不振或食欲不振、羽毛疏松、头颈部退缩、眼睛闭着、孤立无援、不愿行走、行动迟缓。虽然他们可以和一群人一起吃草,但他们不会吞下草,在采草的时候会失去草。病鹅鼻孔内有浆液性鼻液,鼻孔周围感染,病鹅频繁摇头,然后多喝水,逐渐出现稀化,排出灰白色或灰黄色的水和粪便,常呈米浆状混浊带气泡或纤维状雏鹅残片、肛周绒毛染色,喙端和蹼色变暗(发绀),部分病雏出现颈部扭伤或抽搐、死前瘫痪等神经症状。根据临床表现,小鹅多为急性型,病程一般为2-3天,随着病龄的增加,病程逐渐转为亚急性型(
3.亚急性型:亚急性型多发生在流行末期或20日龄以上的雏鹅。其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行动迟缓、行走摆动、消瘦、进食减少、精神状态稍差。病程一般为4-7天,有时较长,并有少数病患硒能自愈,但小鹅进食异常,生长发育严重受阻,成为“硬鹅”(
小鹅瘟疫预防
1,消毒:全场定期(建议每周)消毒,用于垫草、料槽、场地,100消毒喷雾消毒。死鹅应深埋,用消毒粉(如三氯异氰尿酸钠、生石灰等)处理(
2.引种:控制引种,引种健康鹅。为防止该病再次流行,进口鹅应隔离观察(
3.免疫接种:对种鹅进行第一次免疫接种开始前1个月,即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20倍,每只鹅皮下或肌肉注射1ml,7-10天后进行二次免疫,疫苗稀释10倍,每只鹅皮下或肌肉注射1ml。使鹅产生免疫抗体,雏鹅能产生免疫(
4.卵的分布:孵化设备、所有器具、房屋和地面应定期消毒,特别是在小鹅瘟疫流行的地区。免疫鹅和未免疫鹅的蛋应分开孵化,避免“私生子”,使孵化的鹅有区别耳鼻喉母源抗体,这将影响鹅的免疫效果。从疫区孵化卵前,蛋壳表面应清洗干净,然后在孵化前消毒(
小鹅瘟疫处理
1。为了防止小鹅瘟疫的传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采取严格的控制和扑灭措施。对病鹅和同组鹅进行屠宰、掩埋或焚烧处理。通过注射抗血清可以预防受威胁地区的小鹅。受污染的场所和器具应彻底消毒。来自疫区的小鹅不得转让或出售(
2.小鹅对鼠疫免疫芥末还可用于病鹅的防治。从鹅瘟中回收新鲜鹅血,皮下注射10%2.5~5%柠檬酸钠溶液,1.5~2.5ml/羽。24小时后重复注射,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病鹅感染其它细菌性疾病时,每只小鹅肌肉注射庆大霉素1000~2000单位,早晚各一次,2~3天后(
3)用抗小鹅瘟疫血清免疫小鹅是一项关键措施。对脱壳1~2天的鹅注射0.5ml,保护率可达95%左右皮下注射。病鹅皮下注射0.5ml,治愈率为85%。对患病鹅皮下注射0.5ml,保护率为90%。购买的小鹅瘟高免血清应存放在2-15日℃ 在寒冷黑暗的地方,有效期一般为一年。对于患过小鹅瘟的病鹅,可以尝试口服利巴韦林,每天1-2次,每次1片,会有一定的疗效(
一些从网络
传来的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