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资讯 - 养殖新闻 - 大规格河蟹的养殖技术

大规格河蟹的养殖技术

编辑:养殖网 浏览: 326次

螃蟹营养丰富,肉质鲜美,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目前,河蟹已成为各地水产养殖的主要品种,河蟹养殖产业已由追求产量的“大闸蟹”转变为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大闸蟹”和“生态蟹”。大型河蟹的主要生态养殖技术有:

良种选择和出蟹质量控制(大型河蟹必须以优质蟹种为基础。为避免使用来历不明的幼蟹,应选用健康、无病、整齐、附肢健康的中华绒螯蟹幼蟹,光泽和强大的流动性,由我们自己或本地培育。这是养大蟹、提高成活率的最重要因素。选择优质蟹种有三种途径:从外观、体形、行走、额齿等几个生理特征来鉴别长江水系蟹种;所谓“小螃蟹”,是指体重10—35克,达到性成熟,生长停滞,相继死亡的一龄螃蟹;从河蟹的不完全步行和步行、鱼苗的活动性、体表有无牛寄生虫等方面

筛选出健康优质的河蟹品种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俗话说,“螃蟹的大小取决于水生植物。”。一是在养殖成蟹的水域种植水生植物;二是为螃蟹提供藏身、蜕皮的场所,不易被敌人发现,减少相互残杀;第三,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增加水中溶解氧,吸收水中有机物,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净化水体,保持水体新鲜,改善养殖环境;第四,在高温季节,水生植物可以起到遮荫降温的作用,有利于河蟹的生长。aq的品种水生植物不应该是单一的,而应该是多样化的。最好将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漂浮植物相结合,合理配置,以满足河蟹的需要。沉水植物包括苦草、黑藻和伊乐藻。挺水植物包括芦苇和茭白。漂浮植物包括浮萍。水草面积应为水面面积的50-60%。夏季,7月至8月是蟹类食用水生植物的高峰期。要密切注意,保证螃蟹的食用和使用,并具有较高的贮藏能力。当水不够的时候就采取行动,应该采取措施补充植物的水分,但是过多的植物不应该别上当。腐烂的水草容易引起水质恶化,诱发蟹类病害。如果水生植物太多,特别是类似伊乐藻的单一物种太多,很容易造成底水停止流动,导致底水变质。要及时排出水道,有利于水流进出,改善蟹塘水质,否则容易出现黑鳃、水肿等疾病(

控制放养密度,蟹种放养密度与蟹种规格、饲养条件、市场需求、管理水平等有关。可采用两年制养殖方式,即5月底6月初收购蟹苗,池塘大面积养蟹。螃蟹可在年底繁殖,第二年春天放入池塘,一般螃蟹大小为100-200只/公斤。每亩水面可适当养放300-500只螃蟹,可提高螃蟹的规格和质量。在河蟹为主的成蟹池中,不允许混养草食性鱼类(草鱼、钝口鲷等)、杂食性鱼类(鲤鱼、鲫鱼、罗非鱼等)和肉食性鱼类(蛇头、鲶鱼、鲈鱼等),只能混养部分滤食性鱼类淡水鱼(鲢鱼、鳙鱼等)。其目的是去除水中的浮游生物,防止水质恶化。但由于蟹池水生植物较多,池水较稀,混养数量不宜过多。一般每亩水面共养殖鲢鱼50-100g,鳙鱼40-50种(鲢鳙比为5:1)。此外,甲鱼不能在蟹塘中混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取蟹塘混养适量青虾的养殖模式,并采取生态养殖管理措施,取得高产、优质、高产的效果效率(

饲养蜗牛以满足河蟹对生物活性物质的需求

蜗牛是河蟹最喜爱的食物。蜗牛属底栖动物,行动缓慢,净水能力强。在成蟹养殖池中,每亩水面投放150-250公斤活螺,停止其自然繁殖,可为河蟹活性蛋白饵料的整个生长过程提供源源不断的适口健康食品。在各种蜗牛中,苹果蜗牛是淡水蜗牛的最佳品种。苹果蜗牛又名福寿螺,壳薄,体大,肉质含量高(食用成分占体重的38%),杂食性好,生长快,繁殖期长,繁殖率高。将苹果蜗牛移栽蟹池,既能保持水体的新鲜,又能为河蟹提供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天然食物,促进河蟹的快速生长,提高成蟹销售标准

调节水质促进河蟹健康生长

河蟹对水质要求较高,要求水中溶解氧控制在5mg/L,pH值7-8.5,透明度30-40cm,春季水位要浅,夏季水位要深,秋季和冬季全年水位要高,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水环境和良好的水质e、 养蟹池嫩凉,促进河蟹健康生长。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定期注水,早每10-15天换一次水,每次1/3。在高温季节,为了保证淡水水质,每天补充一些新水,每周换两次水。另外,每15-20天应使用每立方米8-10克生石灰喷洒整个水池。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定期用光合细菌或em细菌等微生物制剂对整个池塘进行洒水,以改善水质(近年来,随着养蟹规模的不断扩大,蟹类病害也在蔓延升级。蟹肉以前从未发生过的病害也在大量发生,主要是幼年蟹的纤毛虫病和成蟹的摇动病,给蟹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蟹类病害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无病预防、有病早治疗,不同的生长阶段应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利用光合细菌、EM细菌等微生物制剂对水质进行调控。在高温季节,应定期使用生石灰和二溴海因进行预防。在纤毛虫高发期,应每15-20天使用一次。在为避免耐药性,应交替使用。抖振病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微生物。二氯杀塘是防治抖振病的有效方法(

从网络

转移的一些专业知识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养殖新闻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养殖交易信息
养殖百科 查看更多
养殖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