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白花奶牛皱胃病的临床症状和诊断
皱胃病通常表现为胃前松弛、食欲不振和反刍或排泄。有些病例如饮水(皱胃梗阻)、鼻子干裂、粪便干燥、细小,如算盘珠[1],瘤胃蠕动声减弱或消失,皮瓣胃音低沉或停止,腹围正常或稍膨胀(皱胃梗阻、皱胃扭转),肠蠕动声减弱,尿量减少或无尿、便秘或腹泻,或便秘和腹泻交替、抑郁、疲倦和虚弱,表现为纤维迷走神经性消化不良综合征。然而,由于不同的原因因此,它有不同的临床主要疾病。由于瘤胃壁的松弛和扩张,出现阻塞和下垂,导致瘤胃的秘密结,并加剧了瘤胃内容物的发酵和腐败。产生大量刺激性有毒物质,引起瘤胃粘膜炎和瘤胃积液,左下腹明显肿胀,冲击触诊(
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有波动,皱胃粘膜充血肿胀,形成皱纹性胃炎的变化,表现为消化功能障碍,偶尔呕吐、抑郁、疲劳和虚弱,鼻子干燥,粘膜发红和发黄。触诊皱胃区生病的动物感到疼痛。粪便呈球形,覆盖粘液或粘液膜,有时腹泻(
皱胃溃疡有病理和解剖改变,但有些无明显临床症状,有亚临床现象。因此,最初的症状并不明显。当疾病进一步发展时,由于皱胃区的疼痛反射刺激,病牛情绪低落,神经紧张,腹壁收缩。病牛用拳头触摸皱胃区域,病牛安静,没有疼痛反应。解除压迫后,出现疼痛反应。疾病缓解,有时缓解,有时恶化,粪便中含有黑色和红色粥状疏松物拉特。最后,他们大多数死于出血性贫血、脱水和自体中毒,原因是大量皱胃出血和穿孔并伴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
。皱胃移位主要发生在高产奶牛身上,大多数发生在产奶后,少数发生在产奶前3个月。发病后,大多数病例仅表现出食欲的变化,例如拒绝吃精制材料,仍然能够吃一些粗材料。粪便量减少,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深绿色,主要表现为腹泻,或交替腹泻和便秘,粪便中有隐血或血液。呼出的气体有酮体气味,尿液有酮体气味语气体是积极的。由于皱胃插入瘤胃和腹壁之间,因此伴随着瘤胃蠕动和皱胃疼痛。皱胃蠕动在疼痛时间与瘤胃不一致。因此,在左腹中间的第九~第十一肋骨之间可听到不同于瘤胃蠕动时间的皱胃声音[ 1 ]。通常无明显腹痛,强烈叩击不引起疼痛反应(
皱胃扭转,症状尖锐明显。病牛突然感到疼痛,踢开腹部,倒下,呈蹲姿。缺乏瘤胃蠕动,粪便柔软,中等量,黑色,带血,有时严重腹泻。皱胃为w形用液体或气体,使右腹部(皱胃)和左腹部(瘤胃)扩张,作冲击触诊和颤抖,并能听到液体震荡的声音。外诊时,右腹壁紧张。发病后3~4天,右腹部明显扩张。将听诊器紧紧地按在右侧的噪音坑上,同时用手指轻敲噪音坑前面的最后一根肋骨,你可以听到高调的乒乓球声。检查直肠,触诊右腹部肿胀紧张的皱胃。酮尿症可发生于轻度扭转或伴有扩张。有时,由于皱胃的高度扩张,皱胃破裂和猝死可能发生(
2f黑白花奶牛皱胃病
皱胃阻塞,首先使病牛禁食1~2D。初期可将500~1000ml 25%硫酸镁溶液注入右腹部皱胃区及第12、13肋骨后下缘的皱胃内,促进皱胃内容物向肠道的运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当针穿透皮肤时,应向对侧肘关节穿刺5~8cm深。如果有实实在在的感觉,说明它已经刺穿了皱胃。首先注入50~100ml生理盐水,立即吸收与胃内容物混合的pH值为e为1.0~4.0。事实证明,这是毫无疑问的。然后再次注入上述液体。您也可以使用80克胃蛋白酶、40毫升橘皮酊和20毫升甲鱼酊,结合口服,每天使用一次,共三次。同时,每次向皱胃内注射2000ml生理盐水,皮下注射0.005g新斯的明,对急性皱纹性胃炎的早期皱胃阻塞(
有良好疗效,注意清洁胃肠道。使用1000~1500ml生理盐水、50ml 2%普鲁卡因盐酸盐、200~300ml甘油、3~5g纤维素酶和500万U链霉素进行omasum注射[2],每天一次,连续3天,以改善治疗效果c效应。为维持肝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全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脱水和自体中毒,可静脉注射200~300ml 10%氯化钠溶液。一般情况下,静脉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2000~4000ml和40%乌洛托品溶液30~40ml[3](
治疗皱胃溃疡,除一般治疗外,还应注意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减少疼痛反射刺激,防止溃疡恶化和发展。肌内注射或其他镇静剂可使用15毫升止痔敏和10~20毫升2.5%盐酸氯丙嗪溶液。20~30ml30%安乃近溶液也可皮下注射,每日一次,共3~5次。中和胃酸,防止粘膜糜烂。建议使用50~100g氧化镁;犊牛在喂养前半小时口服硝酸铋3~5g,每日3次,连续使用3~5D。为防止出血,促进溃疡面愈合,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200~300ml,每日1次,共2~3次。维生素K3也可用于治疗(
在诊断为皱胃移位和扭转后,可采用滚动复位、保守治疗和手术复位,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简介:胡艳辉(1972-),女,本科,高级兽医(
胡艳辉
(黑龙江省克山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黑龙江齐齐哈尔161600)
参考文献:
[1]王树林,王洪斌,王哲,等.兽医临床诊断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8):110.
[2]简在华。兽医手册[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76.
[3]郭定宗。兽医内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