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扭血矛线虫病,也称为扭胃肠炎,是由绵羊扭血矛线虫寄生在真胃中引起的。病羊的主要临床特征是身体消瘦、腹泻、贫血、衰竭等症状,特别是对羔羊危害极大。有时甚至可导致发病后急性死亡,严重损害养羊业的经济效益。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羊血枪病(
1)的病因、临床症状和控制措施。病原体和生活史
血矛线虫主要寄生在反刍动物如绵羊的真胃和小肠中。昆虫的身体是多毛的。吸食血液后,体内的消化器官会萎缩e红色,虽然生殖器官仍然是白色的,白色的生殖器官由于血液而被红色的肠子包围,但外观类似于“扭曲形状”,红色和白色相间的线条(
成年人在宿主体内排出的卵可以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温度、湿度和氧气条件下,通过变态发育为第一期、第二期和第三期幼虫。第三阶段幼虫可以感染宿主,也称为感染性幼虫。寄主取食受感染的幼虫后,在成虫体内进行一系列的迁移、发育和易位,并寄生在其胃和小肠内。成虫最多只能存活一年。虫体不仅能通过直接吸血和创伤性胃壁持续出血引起贫血,还会分泌毒素影响造血功能,导致消化液分泌紊乱,阻碍饲料的消化吸收,引起营养不良等一系列症状。在严重的情况下,它将因失败而死亡(
2.临床症状和尸检变化
发病早期,病羊表现为消化不良,一些出现腹泻,一些出现便秘。腹泻时,它们会排出黑褐色的动脉粥样硬化粪便,附着在肛尾和后腿上。吃了药后,病情会好转,但只要停药,腹泻就会持续。然后导致体重减轻、贫血、跟不上羊、抑郁、视觉粘膜和结膜明显苍白。四肢无力,部分躺在地上后无法站立,但触诊各关节无发热和疼痛。在发病后期,一些病羊会出现颌下水肿,最终因失败而死亡。成年绵羊和羔羊都会死亡,羔羊的死亡率相对较高(
主要是胃肠道病变。瘤胃中有少量的饲料。皮瓣胃、网胃和瘤胃粘膜正常,无充血和出血,但皱胃排空,粘膜a充血出血。皱胃内有大量浅红色和有毛的线虫,蠕虫的长度一般在20毫米左右。十二指肠粘膜充血,有少量线虫,其他肠粘膜正常,无充血出血。肠系膜淋巴结未扩大。肝脏、肾脏、脾脏和其他实质器官的颜色和质地正常,未发现任何病变(
3.实验室检查
粪便检查。分别采用漂浮法和沉淀法处理粪便,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大量大小为75~95μm×40~50μm的线虫卵。蛋壳薄、光滑、光滑d微黄(
昆虫鉴定。通过显微镜检查,可以看到多毛昆虫的身体由于血液吸收而变成浅红色。虫体表面有纵脊和横纹,有明显的颈乳头,头部较薄,口囊较小,内有多毛角质齿。雄鱼体长15~19mm,连合伞发达,背肋呈“人”形;雌性体长26~30mm,生殖器白色,内无成熟灰白色卵子,消化道与生殖道交织成“扭曲状”,可判断为血矛线虫扭曲(
4.防治措施
药物治疗。病牛heep可用左旋咪唑治疗。它是一种广谱驱虫剂,价格适中,毒性低。可按体重投喂8~10mg/kg,混饲或按体重注射5~6mg/kg,既能驱除扭血矛线虫,又能驱除肠内寄生的其他线虫,但绵羊应在屠宰前7天停止使用;也可使用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它们是广谱和强大的驱虫药,也可以杀死体外寄生虫。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药品有很多商品名。采购时注意品名、质量和集中度。一般分为粉剂和针剂。选择1%的预混料进行喂料d每30千克使用一次LG。对于注射,每10 KG选择1%注射液,使用0.2 ml,皮下注射。口服给药对绵羊通常没有疗效。注意,用药后35天内不允许屠宰和食用绵羊。阿苯达唑还可用于病羊,可有效驱除胃肠道线虫、绦虫和肺线虫,以及多种混合感染的胃肠道寄生虫。病羊应根据其体重服用5~15 mg/kg,但如果与其他肠道寄生虫,特别是绦虫混合,可根据标准服用20 mg/kg阿苯达唑和10 mg/kg左旋咪唑ir体重。注意在屠宰前14天停止使用(
计划的驱虫剂。根据该病的发生特点,可在春、夏、秋三季各进行一次或两次驱虫,特别是在病情严重的地区和6~9月发病高峰期。驱虫剂可以每月进行一次,这可以很好地预防疾病。在当地,特别是12月底至第二年1月上旬,应进行一次驱虫,既能有效驱除发育受阻的幼虫,又能避免春末夏初
感染高峰n饲养管理。所有引进的绵羊应首先了解情况,驱虫1~2次。只有在确认它们没有感染任何寄生虫病后,才能混合喂养。补充适量富含矿物质和蛋白质的精制饲料和维生素饲料,提高身体抗病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卫生,确保围栏和环境干燥,严格消毒,避免反复感染。操场、网床和围栏应彻底清洁,然后用生石灰消毒。应严格清洁和消毒环境和道路。清除的粪便应集中收集和处理d发酵以确保虫卵和幼虫被消灭(
由于受到不同迁徙、环境差异和其他因素的刺激,它显示出对局部疾病的易感性。血矛线虫病是反刍动物蛔虫病的主要病原,也是一种严重危害绵羊的传染性寄生虫病。此外,昆虫负荷水平与宿主免疫力、家畜种类、温度、驱虫时间、饲养管理措施等诸多因素有关。如何有效减少宿主寄生虫数量,减少疾病的发生,笔者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流行病学
捻转血矛线虫是一种中国草原和牧区的蒸发。它能引起贫血、消瘦、慢性消瘦症状、死亡和养羊业的严重损失(
丘陵和山区牧场的绵羊易患此病,特别是在被病原体污染的牧场。这种疾病的流行季节很强。高发季节从4月草种萌发开始,5~6月达到高峰,随后呈下降趋势,但8~10月也易出现多雨闷热天气。根据作者对几个牧场的调查,发现该病在8月底和9月初闷热多雨的气候中容易爆发,每年给农民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症状
急性型以肥羊猝死为特征,结膜苍白,贫血严重。亚急性羊的特点是严重贫血、结膜苍白、下颚之间以及前胸和腹部下方水肿、身体逐渐虚弱、皮毛粗糙、无光泽、放牧时成群结队地摔倒、甚至躺在地上、痢疾和便秘交替发生。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变成慢性病。慢性病羊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消瘦、毛粗、体温正常。研究发现,大多数病羊的特征是突发性疾病肥羔羊早期死亡,病羊后期出现亚急性症状(
尸检发现
8只羊的咽鼓管内有大量红、白毛线虫,急性死亡,长15~30mm,外观着色特殊,根据疫情和临床症状,特别是死羊尸检后,口咽粘膜有严重大出血症状,其他器官无明显病理改变,感染率为100%(
诊断
,根据动物的特征可以看出,真胃内有大量的红、白血枪扭线虫(
防治
不同的疫病,驱虫剂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一次(
牧场和饮用水卫生不在低温潮湿的地方放牧,不在早、晚或雨后放牧,也不让羊喝死水和积水,而是清洁井水或泉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行计划轮换
科学饲养
加强饲养管理,淘汰病弱羊,合理集中饲料,提高羊的抗病能力
加强粪便管理
每年清理羊圈两次,将粪便堆放在适当的地方发酵,以消灭虫卵和幼虫。请特别注意,不要忘记o用饮用水冲洗羊圈后,将污水混合,及时用药物对羊圈进行消毒
治疗
开始后,肌肉注射盐酸左旋咪唑,体重2.5mg/kg。粉碎70 mg/kg敌百虫片剂,并将其与浓缩物混合以供喂食。每只羊口服丙戊四醇乳剂混悬液3ml(
和
,共屠宰肉羊87只,其中真胃内发现扭体血矛线虫62只,感染率71%。本组剩余的150只羊经口给予山丙烯醇乳剂混悬液处理后,屠宰20只肉羊每隔15天,在胃中没有发现蠕虫(
。作者发现,这种疾病发生在成群放牧的绵羊身上,分散在农民手中,但很少发生在小型绵羊身上。这与库存条件有关。散养羊饲养条件好,饲料充足,体质好,抗病能力强,接触外界疾病的机会少。然而,由于数量众多且饲料相对不足,放牧绵羊的体质较差,抗病性降低,感染机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