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至油是牛至科牛至属植物牛至的全草。它也被称为止痢草和野生荆芥。具有清热、除湿、消暑、泻表、理气等强杀菌抑菌作用。牛至油作为一种新型的植物抗生素,近年来在畜禽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具有抗菌和抗菌生长的特点,无药物残留,不能提高动物的免疫性能。让我们进一步了解牛至油的来源和特性,以及牛至油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目前,a畜产品中残留大量抗生素,对人类造成极大危害。欧盟已经开始全面禁止在饲料中使用促生长抗生素,迫切需要找到抗生素的替代品。牛至油具有良好的抗菌和促生长作用。服用后畜禽体内无药物残留。牛至油的来源和特性牛至油是从天然植物牛至中提取的挥发油。淡黄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芳香气味。牛至,也被称为小叶薄荷和止痢草,是唇形科牛至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1]。牛至油是一种混合物re,主要成分为酚类化合物,化学成分为百里酚、香芹酚γ-萜烯和对异丙基甲苯,其中百里酚和香芹酚的抗菌活性最强,γ-萜烯和对异丙基甲苯是合成百里酚和香芹酚的前体,也具有抗菌活性。这四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因地理位置、收获季节和不同的植物部位而不同[2](
2,牛至油剂型
。目前,我国使用的牛至油预混料是一种广谱抗菌饲料添加剂,对畜禽胃肠道细菌性疾病的防治具有特殊作用。如图所示具体如下:(1)植物精华,无残留,无提取期。② 低毒,安全使用。牛至油的毒性很低。
大鼠的LD50高达1850 mg/kg。不存在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病”效应。③ 多功能高效抗菌药物。牛至油具有很强的杀菌、抗氧化和防腐作用,对畜禽消化道细菌性疾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特别是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也能预防球虫病。结果表明,人工接种E。大肠杆菌与大剂量a治疗牛至油第二剂量;86.9%的自然感染仔猪在给药12小时后停止腹泻。④ 合法促生长药物(
除了牛至油预混料外,近年来一些研究人员不断开发牛至油的新配方。Shi Bo等[4]以牛至油与一定比例的硅粉混合物为芯材,硬脂酸为壁材,采用熔融分散冷却法制备牛至油微胶囊。牛至油:硅粉:硬脂酸1:1:4,熔化温度70~73℃,冷却温度≤ 25 ℃. 薄层色谱(TLC)和气相色谱(GC)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牛至油微胶囊具有良好的包封率、热稳定性和稳定性牛至油有效成分含量。唐发银等[5]初步研制了复方牛至油口服乳剂,旨在为兽医临床提供一种绿色、高效、质量稳定的新型复方牛至油制剂。结果表明,用100毫升牛至油、5克盐酸小檗碱、吐温-80137.5毫升、斯潘-80125毫升、150毫升植物油、25毫升物理稳定剂、10毫升共乳化剂制备的口服奶,牛至油的作用机理
3.1抗菌和杀菌效果
牛至油极强的抗菌和杀菌效果是通过酚类物质实现的。酚类化合物大多数植物具有抗菌作用,主要通过细菌细胞壁结构蛋白的变性和凝聚来实现。此外,通过改变K+和H+的通透性,细胞质膜上的酚类物质相互作用,因为离子组分可以阻断细胞内的关键过程,使细胞组分泄漏,从而使水分失去平衡,可导致细菌死亡(
sivropoulou等[6]报道牛至油对8种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具有高活性。当稀释4000~5000倍时,仍能显著抑制菌株的生长,其中百里酚和香芹酚对牛至油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具有抗疟活性。此外,它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亲水性气单胞菌、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高的抗菌活性。林清华等[7]报道,挥发性牛至油对31株常见肠炎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杀菌和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最强。其次是伤寒杆菌、各类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毒性大肠杆菌和侵袭性大肠杆菌。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最弱。抑菌浓度与杀菌率无线性关系浓度(
3.2抗氧化
酚酸和萜烯在牛至油的抗氧化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8]。酚酸主要是肉桂酸的衍生物,包括绿原酸、咖啡酸和阿魏酸。苯环上的酚羟基是一个抗氧化活性基团。在清除烷氧基的过程中,这些抗氧化剂主要通过脱氢终止链式反应,产生相对稳定的苯氧基,苯氧自由基的稳定性与其自由基清除活性密切相关(
陈惠良等[9]观察了牛至油对奶牛产奶性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对照组为f试验组饲喂质量分数为10%的牛至油预混料15g,共30d。结果表明,乳脂率提高7.57%(P<0.05),产奶量和乳蛋白率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SOD和GSH-Px活性分别提高6.97%和10.86%(P<0.05),血清MDA含量降低7.94%(P<0.05)。由此可见,牛至油能提高乳脂含量,增强抗氧化功能(
3.3增强免疫力
牛至油能促进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林清华[10]给老鼠喂食wi在日粮中分别添加50mg/kg和100mg/kg牛至油,观察牛至油对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50mg/kg)对小鼠血清溶血素产生和脾细胞抗体有影响。血清溶血素(IgM)含量和脾细胞抗体分泌是动物整体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的指标。使用时应控制牛至油的用量。结果表明,在不同水平的肉鸡中添加皇家李子油[0.05]能显著提高肉鸡淋巴细胞的阳性率,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这表明牛至油可以进一步调节nd通过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成熟提高肉鸡的细胞免疫能力(
3.4提高饲料利用率和促进动物生长
牛至油独特的芳香气味可以刺激动物食欲,刺激胃肠道受体,激活消化酶的活性,促进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吸收。Yu Ming[12]试验结果表明,当分别向饲料中添加牛至油和“快速脂肪”(维吉尼亚霉素的主要成分)时,牛至油组的小肠蛋白酶活性比“快速脂肪”组高50%,快速脂肪组鸡饲料蛋白质消化率为77.87%,而快速脂肪组鸡饲料蛋白质消化率为77.87%牛至油组t为83.24%,比牛至油组高6.9%;然而,两组之间的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没有显著差异,牛至油组的饲料转化率增加。由于蛋白质的消化率提高,粪便中氮的排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少4.牛至油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4.1牛至油在猪生产中的应用
牛至油可以显著改善肥育猪的生长,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特别是预防和控制仔猪断奶后腹泻,提高断奶窝和日粮质量增重、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肖锡龙和[13]进行了牛至油对仔猪大肠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试验。将喂食5%牛至油预混料的仔猪(预防组)与未喂食牛至油预混料的仔猪(对照组)进行比较。接种大肠杆菌第5天后,临床症状消失,死亡率为10%,而对照组的发病率仍保持不变,死亡率为60%。由此可见,适量的牛至油对大肠杆菌的防治有良好的效果。仔猪大肠杆菌感染。郑宏伟等[14]分别在仔猪日粮中添加金霉素和牛至油富丽。结果表明,添加牛至油组的腹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添加金霉素组。在牛至油对仔猪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中,陈慧良[15]等人发现,在仔猪基础日粮中以150mg/kg的比例添加10%牛至油预混料,可以改善仔猪肠道菌群结构,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刘英林等[16]发现,饲喂牛至粉的育肥猪日增重较低显著高于对照组,饲料转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实验组猪的肤色和毛色则更为红润和有光泽。黄国庆等[17]报道了牛至油、金霉素和“金霉素+黄霉素”的实验。结果表明,牛至油组的日增重、肉料比和收入均不如金霉素+黄霉素组,但显著优于金霉素组。这表明牛至油能显著提高仔猪的日增重,降低料肉比,并能替代仔猪日粮中的抗生素。Wang Li等人[18]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仔猪基础日粮中添加20 mg/kg牛至油和10 mg/kg alexin可以改善消化提高饲料蛋白质和干物质的离子和利用率,促进仔猪生长,提高日增重质量,降低仔猪腹泻率,缓解应激。牛至组之间的干物质消化率、饲料利用率和日增重、饲料利用率无显著差异。这表明牛至油在降低仔猪腹泻、改善日增重质量和饲料报酬方面可以达到抗生素安拉霉素的效果(
刘德文[19]研究了牛至油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长×大三元仔猪被随机分为3组。试验1组为牛至油组,添加10%牛至油预混料450g/T;试验组2为a组尿霉素组,加入15%金霉素300g/T;三组均为金霉素+黄霉素组,分别补充15%金霉素300g/T和4%黄霉素100g/T。三组的基本饮食相同。预计试用期为7天30天。结果表明:1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比2组高6.82%,比3组高4.44%,比2组低5.13%,比3组低4.15%;第1组的腹泻率和死亡率最低。牛至油能显著改善仔猪的日增重质量,1组仔猪平均纯收入比2组高33.13元,比3组高15.75元以及仔猪的饲料转化率,有效降低仔猪的腹泻率和死亡率(
4.2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牛至油还可以促进家禽的生长,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胡晓飞等[20]将“快速脂肪”和牛至油添加到鸡的基础日粮中进行实验比较。结果表明,两组平均日增重、料肉比和免疫器官重量无显著差异。大量试验证明,“速达肥”具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可以推断,牛至油也能显著促进鸡胸肉的生长是的。杜云良[21]用牛至油、恩诺沙星和硫酸新霉素治疗不同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鸡大肠杆菌病。试验结果表明,牛至油的治愈率比恩诺沙星和硫酸新霉素高15%~20%,死亡率低19%~25%。同时,牛至油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无耐药性、成本低、用药方便等优点(
陈惠良等[22]也选择了1日龄肉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2%10%牛至油预混料42天。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质量与对照组比较,上升4.95g,上升9.7%;饲料转化率提高6.56%;屠宰率、满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分别提高2.45%、1.49%、2.88%和4.05%,腹脂率下降7.96%。结果表明,在肉鸭日粮中添加牛至油可以增加体重,降低腹部脂肪率,为了提高肉鸭的胴体品质和屠宰性能,
4.3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牛至油可以显著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袁立国等[23]将牛至油和黄霉素分别用于奶牛生产。组合应用牛至油与黄霉素的复配为添加剂Ⅰ,牛至油与莫能菌素的复配为添加剂Ⅱ。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添加剂I组和添加剂II组平均乳脂率分别提高14.62%和14.2%;平均乳蛋白率分别提高12.5%和11.92%;乳糖率分别下降2.58%和1.92%;干物质分别增加5.74%和5.84%;牛奶的质量也明显优于对照组。陈宁等人[24]报告称,在荷斯坦杂交肉牛的浓缩液中添加了150g/T牛至油。结果表明,平均d试验组的日增重低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张善智[25]研究了牛至油在夏季对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牛至油被添加到肉牛的基本饮食中。在治疗组1中,牛至油添加量为浓缩物的0.045%,在治疗组2中,牛至油添加量为浓缩物的0.06%。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增重和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胸围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他体型(P>0.05)。治疗1组的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腹泻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牛至油
纯天然提取物的安全性能,无毒、无残留,长期添加,无耐药性。小白鼠实验的LD50高达1850mg/kg“三芝”
产品功能牛至油
A。牛至油预混料用于饲料添加剂酶、有机酸和氨基酸螯合物,常用抗生素有协同作用(酵母不适合)(
B。它具有很强的表面活性,能迅速穿透p致病微生物,导致致病微生物含水量不平衡而死亡(
C。长期饲养可有效减少病原体对管腔上皮细胞的感染,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报酬(
d)。对急性胃肠道细菌性疾病有特效,对球虫病有一定疗效。本品为肠道溶剂,见效快,疗程短(
E、 改变肉味(
F和牛至油对畜禽的各种病毒和真菌有一定的杀灭作用。本品可用于香水、医药、香料等(牛至油是一种抗菌物质中国农业部批准的owth促进添加剂。能显著促进动物生长,促进养分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
2.具有较强的表面活性,能迅速穿透病原微生物的细胞膜,促进细胞内大量水分的积累,引起细菌细胞的膨胀,引起细胞膜破裂和细胞死亡;进入细胞后,它还可以穿透细胞器(如内质网、线粒体、核糖体等),阻止线粒体吸收氧气并窒息细胞(
3。与饲料中的各种成分有协同作用,如酶制剂ns、有机酸、氨基酸螯合物、常用抗生素等(
4.能显著改善猪肉的肉质、风味和水力(
5.低毒、安全使用;无耐药性、无残留、无停药期(
6.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7.牛至油能杀灭畜禽中的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
应用:牛至油具有很强的杀菌、抑菌和抗氧化作用。对畜禽消化道细菌性疾病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预防和治疗最为有效。它还可以预防球虫病。对于E。小猪体内的大肠杆菌,86.9%的腹泻在10%牛至油治疗后12-14小时基本停止,而只有45.9%的仔猪在硫酸新霉素治疗后24小时停止腹泻。此外,牛至提取物、恩诺沙星和硫酸新霉素被用于治疗由不同疾病类型的大肠杆菌引起的鸡大肠杆菌病。体外抑菌实验和临床诊疗统计结果表明,牛至提取物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无耐药性、成本低、用药方便等特点(
牛至油具有较强的杀菌、抑菌和抗氧化作用。对预防和治疗最有效畜禽消化道细菌性疾病,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它还可以预防球虫病。对于E。在仔猪大肠杆菌感染中,86.9%的腹泻在用10%牛至油治疗12-14小时后基本停止,而硫酸在新霉素给药24小时后,只有45.9%的仔猪停止腹泻。此外,牛至提取物、恩诺沙星和硫酸新霉素被用于治疗由不同疾病类型的大肠杆菌引起的鸡大肠杆菌病。体外抑菌实验结果和临床诊疗统计结果表明,牛至提取物具有疗程短、见效快、疗效确切等特点,无耐药性、成本低、用药方便(
[用法用量]牛至油(g/t混合物)对照用量如下表所示,可全程添加(
肉鸡、鸭(0-3周)蛋鸡、乳猪鸡、鸭(4-6周)雏鸡、,生长肉鸭(>6周)蛋鸡肥育猪
10-30 20-30 10-20 10-20 10-20 10-25 10-15 5-10-20 5-10-20 5-10
注:种猪、怀孕猪和种鸡使用安全。在整个过程中增加预防剂量,治疗剂量增加一倍,持续7天(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