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蝇蛆病是一种有害的寄生虫病,由牛蝇幼虫和皮肤病蝇寄生在牛背部皮下组织引起。临床上,它的特点是皮肤疼痛和瘙痒,局部结缔组织增生和皮下蜂窝组织炎。该病在我国牧区十分严重,可使患病牛消瘦、发育不良、产奶量减少、皮革质量下降。牛皮蝇幼虫有时会寄生于马、驴、山羊和人体。让我们进一步了解牛蝇蛆病的临床症状以及牛蝇蛆病的防治措施(
1.流行特征
牛蝇蛆病是一种世界性寄生虫病E它是中国的地方病,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东北部和内蒙古。发病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夏季(
,病原为皮蝇属的牛蝇和皮蝇幼虫。其中,牛蝇为优势种,是牛、牦牛和鹿皮肤病幼虫的宿主。它们偶尔也会寄生人、马、驴和其他野生动物。牛皮蝇成虫体形相似,全身有绒毛,长15毫米,口器退化,既不能食也不能咬;鸡蛋呈黄白色,长方形,有光泽。第一期幼虫有12节,为半透明淡黄色昆虫;第二阶段阀长3~13mm;第三期幼虫长28毫米,棕色,分为11节,背部扁平,有许多结节和棘。条纹麝成虫体长13mm,虫体稍小;第三期幼虫长26毫米,有11节。最后一节的腹面没有刺。牛皮蛆毒气门呈漏斗状,条纹皮蛆毒气门浅而平(
黑腹食草动物成虫每年4-5月开始出现。成虫不能叮咬,不进食,只能存活5~6天。雄蝇和雌蝇交配后,雄蝇死亡。雌性苍蝇在牛的上肢、腹部、胸部和体毛上产卵r后腿和前腿的球关节,产卵后死亡。第一期幼虫在4~7天后孵化。第一期幼虫沿着毛孔钻入皮肤,在深层组织中移动2.5个月,退化为第二期幼虫。第二期幼虫沿外周神经外膜迁移两个月至硬脊膜脂肪组织进一步发育。五个月后,它们从椎间孔爬出,皮下发育到腰部和背部,成为第三期幼虫。第三阶段幼虫在寄主背部发育两个多月,然后钻出皮肤孔,落到地面,即蛹。蛹1~2个月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成长为成年人。成虫在牛毛上产卵并继续孵化和发育。牛皮蝇和皮蝇的发育基本相似。它们属于完全变态。它们都经历了四个阶段:卵、幼虫、蛹和成虫。整个开发过程大约需要一年时间。感染皮炎的牛是感染源
2.临床症状
当成虫飞到牛背产卵时,通常会引起牛或牛的不安,影响它们的喂养和休息。幼虫钻入皮肤,引起牛的疼痛、瘙痒和易怒;幼虫寄生在牛的背部皮肤上,形成结节,局部增加,形成小节疤nd在皮肤表面突出。仔细观察皮肤。在凸起的顶部可以看到一个小孔,从中可以挤出幼虫,如花生或手指。幼虫从皮肤钻出来后会留下一个小洞。当继发细菌感染时,可形成小脓肿,严重影响牛皮质量。幼虫分泌的毒素会破坏牛的血液和血管壁,导致贫血和肌肉贫血。严重感染时,病牛体重减轻,肉质下降;幼牛生长缓慢,贫血;牛奶产量下降;牛的服务能力降低了。有时皮蝇幼虫钻入延髓gata或大脑,可引起神经症状,如向后运动、突然倒地、瘫痪或晕厥,甚至死亡(
3。病理变化
幼虫迁徙在整个迁徙过程中对组织造成损伤。当第三期幼虫寄生在背部皮下时,引起局部结缔组织增生和炎症,继发细菌感染时可形成化脓性瘘管(
4.控制措施
(1)清除牛表面的幼虫。用敌百虫、苯妥英或溴氰菊酯(浓度为0.01%)每10天在牛表面喷洒一次,可防止成蝇在牛表面产卵,杀死孵化的第一期幼虫在卵中(
(2)消除牛体内所有阶段的幼虫。杀虫有两种方法:外用和注射。外用:每头母牛用1%倍辛硫磷溶液、170ml喷雾剂或喷雾剂处理,11-12月,对第一、二、三期幼虫有杀灭效果。或在颈部和背部皮肤上涂抹每千克体重0.33毫升8%的含皮溶液。注射:对于感染牛,使用“百虫一品灭”(伊维菌素注射液)0.02每公斤体重ml,皮下注射,用药一次即可痊愈;11月(皮蝇停止飞行后)也可将倍硫磷原液以5mg/kg的速率注入臀部肌肉,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控制效应;你也可以用手杀死昆虫。方法是经常检查牛的背部。当你发现皮肤下有成熟的结节时,用针扎幼虫,或用手指挤出幼虫,然后踩在上面,在伤口上涂上碘酊。注意不要挤压昆虫身体,以免引起皮肤过敏反应(
(3)加强围栏环境中的苍蝇控制(
夏季牛棚和操场应定期喷洒除虫菊酯等杀虫剂(牛蝇蛆病的预防和治疗
牛蝇蛆病的幼虫在牛皮的深层组织中迁移,引起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背部皮肤下有不同程度的蜂窝织炎。由于微生物感染,隆起的穿孔常被化脓。脓液和渗出液流出。干燥后结痂,毛发粗糙;分泌的有毒物质会损伤血管和血管壁(
预防和治疗应在最佳时间、药物和剂量进行。每年9月至10月皮下注射1%伊维菌素。每头母牛每次使用0.5毫升。3-7月使用0.5%伊维菌素皮肤喷雾剂,每次2ml/头,可完全预防牛蝇蛆病,有效杀灭胃肠道线虫,不仅可大大减少剂量和治疗费用,而且可避免药物在动物体内的蓄积。E应重视牛皮蝇的预防和控制。只有重点防治犊牛、幼牛和育龄雌性动物(
,搞好环境卫生,加强苍蝇防治,才能有效控制该病。夏季应及时防止牛棚和游乐场定期使用拟除虫菊酯喷雾剂灭蝇,避免不良后果。对于可疑病牛,应在每年11月前以每公斤体重0.2毫克的剂量服用伊维菌素。从12月到次年3月,幼虫寄生在食管壁和脊神经外膜下。如果幼虫死亡,会引起相应的局部感染严重的反应。因此,在此期间(
正确诊断和积极治疗不适合使用药物。在发病季节发现牛背部皮下肿瘤时。每公斤臀部可注射7~10毫克芬太尼;伊维菌素0.2 mg/kg体重也可皮下注射。如果有新的肿瘤破裂孔,可用手将幼虫从结节中挤出并杀死,然后用亚硫磷乳剂冲洗患处,然后涂上消炎软膏;也可用2%敌百虫酒精溶液每周擦拭患处一次,每次3~5次。药物或机械方法可用于杀死幼虫。可用手指挤压、揉搓或将2%敌百虫、4%蝇毒磷、皮蝇磷等药物注入肿胀部位和小孔内,杀死幼虫,防止幼虫落地化蛹。皮下注射伊维菌素0.2mg/kg体重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