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疝主要是指腹部内脏脱垂至皮下通过脐孔。小牛脐疝的发生将给养牛业造成严重损失。小腿脐疝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如下(
1.犊牛脐疝的原因
常见原因主要是犊牛脐带区域的先天性缺陷、炎症和其他损伤,导致脐带孔闭合不良或困难。一旦小牛跌倒或挣扎,其腹内压将急剧增加,因此,腹部内脏器官通过脐孔脱垂至皮下形成疝。如果肚脐脐带断裂方式不对,会导致腹内压增高而形成脐疝。遗传性疾病是脐疝的先天原因。脐疝多发生在纯种犊牛,近亲繁殖的概率更大。大多数先天性脐疝犊牛在出生后几个月内会逐渐消失,只有少数犊牛脐疝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2.诊断小牛脐疝
根据小牛的临床症状更容易诊断,但在实际临床生产中应注意对脐疝及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
)
3.cal的治疗脐疝
在实际生产中,小牛脐疝非常常见,会给饲养者造成一定的损失。在临床工作中,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均可用于治疗脐疝,但大多为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很少使用。外科治疗通常能获得更确切的疗效。下面介绍这两种方法
)
非手术治疗。首次发生脐疝的小牛和小疝轮适合非手术治疗。疝孔相对较小,形成脐疝。你可以在脐部贴上压迫绷带,以促进疝囊内容物的恢复。哈把背脊上的绷带绷紧固定好。对犊牛采取适当的限饲措施,降低腹内压。同时,重铬酸钾软膏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用于促进局部炎性增生和闭合疝。据有关报道,疝轮周围也可注射95%酒精,每点3~5ml(外科治疗。病牛保持侧卧或后腿半仰卧的姿势。采用速眠欣给予犊牛全身麻醉和0.5%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采用常规方法对犊牛手术部位进行刮除、清洁和消毒。外科器械ts通过高压灭菌或煮沸进行灭菌。使用0.1%新洁尔灭溶液对操作员手臂进行消毒
)
对于小的可逆性疝,可沿脐疝底部做一个圆形皮肤切口,依次切割皮下组织、疝囊壁及其腹膜层,以暴露疝囊内容物。同时放入腹腔,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疝轮,防止内脏脱垂。用弧形手术剪去除疝轮纤维瘢痕环后,进行垂直床垫缝合,然后间断缝合,最后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把你的手指伸进t形他从小切口处探查包膜是否有粘连,然后用手术剪扩大手术切口,露出疝内容物和肥厚的疝轮。剥离粘连后,内容物也将并入腹腔。操作者的手指通过疝轮进入腹腔,观察疝轮附近的腹部内容物与疝轮之间是否有粘连。最后,将800万U青霉素、80万U庆大霉素和100毫升植物油注入腹腔。;按照外科缝合方法去除多余的皮肤包膜,关闭腹腔,用碘伏消毒伤口并用纱布绷带覆盖(注意事项
保定方法是合适的。如果小牛侧卧,会导致腹内压力大,缝合时大网膜容易从切口中出来,给缝合带来不便;如果给小腿一个仰卧姿势,小腿会感到不舒服和不安,使手术难以顺利进行;如果给小牛一个半仰卧的姿势,小牛本身就更舒适,保定的操作相对简单可靠。同时,小腿的腹内压也会相对较小(术后检查。小牛手术后,通用公司应每天全面检查切口的情况和恢复情况。犊牛可肌肉注射青霉素和链霉素,每天两次,持续4~5天,对感染有预防作用。术后10~12天可取出缝线。对犊牛手术部位包扎7~10d,可有效防止复发。小牛不适合在手术后暴饮暴食,不要提高腹部压力,避免剧烈活动;术后应注意犊牛是否有绞痛或不适表现。如果疝气内容物没有恢复,或如果内脏受到严重刺激,或由于手术中的疏忽而发生术后粘连操作过程中,会引起绞痛。及时、正确施救。如果情况严重,可能再次进行手术
)
5.经验
如果发现新生小牛有脐疝,应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治疗,以避免同时因胃肠道嵌顿、粘连和坏死而加重病情。术前应限制病牛的喂养,以降低腹内压。保定的运营必须实施,无论是栓系还是化学保定。缝合时应用丝线缝合,缝合紧密,避免腹水渗漏
)
必须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采用,以防止犊牛感染,从而导致脐疝复发。术后应控制病牛的采食量,每天应喂犊牛几次,但每次的犊牛供给量相对较少,以避免过度喂养造成的饱腹现象。
作者简介:孙一杰(1988-),男,山东荣成年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兽医临床研究(
孙一杰1,黄春苗1,胡志松2
(1.山东省荣成市夏庄畜牧兽医站,264300;2.成山山东省荣成市畜牧兽医站,26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