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瑞明1尚正国1张荣兵2翁长明2王建华3张建新4刘新兵5罗育2
1湖北省十堰市畜牧兽医局,十堰442000;2.湖北省十堰市畜牧业推广站(十堰马头山羊研究所),湖北省十堰市442000;3.湖北省郧西县畜牧兽医局,十堰442000;4.湖北省竹山县动物卫生监督局,十堰442000;5、湖北省房县畜牧兽医局,十堰市442000
,十堰市委、十堰牧业提出“百万山羊产业项目”建设以来2011年,十堰市山羊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随着十堰市“百万山羊产业”建设的稳步推进,十堰市山羊养殖模式已由原来的分散养殖模式和“1235”模式逐步转变为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由于养殖方式的转变和养殖群体数量的增加,山羊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为掌握现阶段山羊疫病的发生流行规律,为今后山羊疫病的防治提供科学指导,进一步提高山羊育种的经济效益,保障山羊的健康发展在十堰市“百万山羊产业”建设中,笔者对郧西县、房县、竹山县、竹溪县、,十堰市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郧县等地山羊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如下(
1基本情况(
1.1调查对象(
1)山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235”示范农户和散养农户(
2)山羊养殖户,饲养人员、技术服务人员等
1.2调查内容
山羊防疫、主要山羊疾病、山羊发病史、发病年龄、发病时间、山羊生产状况、饲养管理、山羊来源等
1.3调查方法
采用家访、现场观察、临床诊断、集中讨论、病原学检测等方法进行调查,etc(
2调查结果
1共调查了标准化绵羊养殖场(200多个牲畜)1 3(包括2个全舍饲养场和11个半舍饲养场),21户“1235”养殖模式和5户自由放养养殖模式。共调查了5440个山羊养殖集团(畜牧业主管领导(1)县畜牧业发展主管领导(2)县畜牧兽医技术主管领导(1)县畜牧业主管领导(1)县畜牧兽医技术主管领导(1)目前,十堰市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山羊疾病是绵羊传染性脓疱(又称羊口疮),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称红眼病)、绵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绵羊支原体肺炎)、山羊皮下淋巴结脓肿、羔羊痢疾和寄生虫病(
3分析讨论
3.1疫情
通过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未发生口蹄疫、山羊痘等动物疫病十堰市。一是湖北省近年来对这两种动物疾病实施了强制免疫,确保了免疫密度和抗体合格率;二是畜牧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提高养殖户科学养羊的意识,通过调查,可以积极开展山羊重大疫病防控(
3.2疫情调查(
,发现羊传染性脓疱、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皮下淋巴结脓肿、羔羊痢疾、寄生虫病等山羊疾病在山羊中普遍存在十堰市绵羊传染性脓疱病的选育。俗称羊口疮,是山羊和绵羊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由口疮病毒引起。羔羊是易感的,大多数是成群的。十堰市山羊养殖中羔羊发病率为37.9%,0~3月龄羔羊发病率为32.6%,羔羊死亡率为17.7%。由表5可知,山羊发病率为4(14%)(87/620),半喂山羊发病率为46.1%(1203/2610)。该病在放牧山羊中的发病率为34.8%(769/2210),流行于十堰市。羔羊发病率高。由于口腔和鼻腔的疼痛羔羊双唇粘膜,进食饲料时易划伤,因接触病羊或中毒羊及污染的围栏、饲料和器具而造成伤口;全羊发病率低。在调查中发现,竹溪县绿色爱种羊场和云溪县金钱河羊场的发病率较低。分析表明,两个养殖场均在饲养、小组饲养、体育场外自动清洗和排泄,保持良好的卫生防疫条件,减少个体间交叉感染的机会,有效控制和降低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
2)感染IOU角膜结膜炎。又称流行性眼炎和红眼病,()是一种多病原疾病。目前认为主要由衣原体引起,对幼羊易感。主要表现为急性感染。感染的绵羊首先有一只眼睛的结膜和角膜发炎、红肿、流泪和羞愧。结膜和角膜首先出现明显的炎症改变,其次是角膜混浊,严重者导致失明。十堰市山羊养殖的发病率为30.8%。全饲养区发病率为5%(31/620),半饲养区发病率为39.5%(1031/2610)。因西登放牧的ce率为27.8%(614/2210)。分析表明:一是受感染的动物及其分泌物和污染物通过接触引起同一群羊的感染;二是气候炎热、围隔低、小而拥挤、阴暗潮湿、空气流通不畅、粪便清理不及时、围隔内氨氮浓度高是导致该病发生流行的诱因;三是围栏、场地、用具消毒不严格、不及时,混牧是引起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传播和流行的重要途径。也被称为3岁以下羊的高度传染性支原体;它的临床其特征是高热、咳嗽、胸部和胸膜的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症,死亡率很高。十堰市山羊养殖中该病发病率为21%,死亡率为12.1%。全饲山羊发病率为3.1%(19/620),半饲山羊发病率为27.8%(72.6/2610),放牧山羊发病率为17.8%(393/2210)。分析表明:一是引种、补栏、改群等应激,以及病羊、带菌羊的引种,造成卫生防疫不严、饲养管理不善、营养缺乏、机体抵抗力下降,诱发了t疾病;其次,持续的降雨、寒冷潮湿、羊群密集、拥挤等因素都有利于空气和飞沫的传播,容易诱发山羊皮下淋巴结脓肿(
4)的发生。它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其特征是由感染山羊的假结核棒状杆菌引起的皮下淋巴结肿大,形成大豆或拇指大小的脓性肿块,有些甚至形成核桃大小的脓性肿块,最后自然崩塌。1岁以下的羔羊和5岁以上的山羊很少发生,多为散发,高发季节为早春和深秋。十堰市山羊养殖的发病率为27.6%。平时,注意羊舍、操场的清洁,及时清除粪便污垢,保持环境清洁干燥,定期消毒;注意防止山羊打架、刺伤造成的创伤,可有效防止该病(
5)羔羊痢疾的发生和传播。羔羊痢疾是新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病原菌为魏氏梭菌B型,以严重腹泻和小肠溃疡为特征。该病常能造成羔羊大量死亡,给养羊业带来重大损失。十堰市山羊养殖中该病发病率为10.2%,死亡率为19.2%。发病率全饲养区发病率为2.3%(16/620),发病率为9%(236/2610)。放牧发生率为13.8%(305/2210)。主要原因是在出生后几天内,魏氏梭菌可通过吸羔羊、污染围栏、器皿、粪便污垢等进入羔羊消化道。其次,由于外部不利因素,如怀孕期间营养不良、羔羊瘦弱、气候寒冷、羔羊冰冻、哺乳不当,羔羊饥饿和饱腹不均,羔羊抵抗力减弱,易由大量细菌繁殖引起疾病。第三,该病主要影响7日龄以下的羔羊,其中2~3日龄的羔羊最易发病,而7日龄以上的羔羊很少发病(
6)寄生虫病,十堰市山羊养殖中的寄生虫病主要有山羊鳞螨、羊蜱、肺肠线虫等寄生虫病。疥疮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或通过被昆虫污染的畜舍和器具间接传播。从冬季开始,该病在春季达到高峰,在初夏停止。羊蜱的病原是蜱,又称“草鳖”、“草爬虫”。虱子的嘴扎进羊皮里吸血。由于刺伤皮肤引起的炎症,绵羊感到不安,这会导致绵羊贫血甚至瘫痪,使绵羊变瘦越薄,生产效率越低。羊肺丝虫病是由肺丝虫病引起的。该病多发于夏秋季。病羊的主要症状是支气管肺炎。本病开始时干咳,然后逐渐变为湿咳。鼻腔流出粘稠的鼻腔液体。体温一般正常。严重者可升至40℃以上,食欲不振,头发干燥粗糙,体重逐渐减轻。绵羊胃肠道线虫感染的临床症状以贫血、消瘦、痢疾、便秘和生产性能下降为特征。其特点是结膜苍白,下颌骨间水肿nd小腹,稀便或便秘,体质瘦弱。主要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饲料或饮用水(
4措施和建议
感染,通过调查、统计和分析,可以看出,在十堰市流行的山羊疾病在2个羊场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其主要原因是环境卫生易于管理,严格及时地排除毒素和破坏源头,有效地阻断了疾病的传播渠道。二是实行集团化、小组化、规模化饲养管理,有效降低了疾病交叉感染的机会;第三是精饲,以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f山羊,增强机体抵抗力,降低发病概率。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逐步建立和完善十堰市山羊育种体系建设,确保优质种源的稳定供应。建立完善的山羊育种体系,可以及时满足山羊养殖户对绵羊育种的需求,避免和减少应激引起的疾病跨区域传入,引入疾病,以及疾病死亡和治疗造成的损失(
2)开展标准化饲养管理,提高绵羊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加强标准化饲养技术推广,开展com牧草和饲料的综合加工和调制,根据山羊的不同生理阶段,提供不同的营地,以提高山羊的抗病能力,降低传染病的风险(
3)加强山羊养殖场的环境卫生管理,阻断疾病传播途径。严格做好粪便污垢和死羊的无害化处理,及时清理围栏、用具和场地,做好消毒和源头消除工作,有效控制和消除传染源(
4)加强畜牧科技培训和推广,制定十堰市山羊繁育免疫程序及配套措施常见病综合防治措施。根据十堰市山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制定了十堰市适合山羊养殖的常见病免疫程序和综合防治技术规范,加强了畜牧科技培训和推广,使科学技术能够有效地转化为山羊育种的生产力(
5)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加强重大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目前,只有绵羊痘和口蹄疫被纳入主要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范围十堰市实施ases,强制免疫,绵羊三四防(绵羊速疫、绵羊猝死、绵羊黑病、绵羊肠毒血症)和绵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实施计划免疫。许多农民不知道或不愿意购买这两种疫苗。建议积极争取市、县财政免费购买羊三四防、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传染性脓疱等疫苗,为农民的山羊进行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