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饲养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奶牛饲养管理的合理性。奶牛产后交配率直接影响养牛业的经济效益,生产中影响奶牛交配率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奶牛的身体状况、健康水平、生理状况、营养供给、群体结构、繁殖性能等,交配授精时机不当和操作方法不当是导致交配率低的主要因素。现在让我们来学习如何提高奶牛的交配率(
1.加强奶牛的饲养
加强奶牛的饲养主要是为奶牛提供适当的营养,使奶牛的繁殖能力得到提高o满足奶牛的营养需求。奶牛全年都能发情、繁殖和怀孕,但发情主要集中在5~9月,这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是生长旺盛、饲草营养丰富的时期,充足的饲草能满足奶牛发情、繁殖和怀孕的营养需要。但是,在冬春两季缺乏绿色饲料的情况下,如果配给合理,饲喂充足的绿色干草、青贮饲料和多汁饲料,并配以适量的精料,再加上科学管理,也可以获得较高的分配率。奶牛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必须确保各养分含量充足,配比合理。如果长期饲喂营养不足或缺乏的饲料,会导致幼牛的正常生长发育,延缓性成熟和生理成熟,缩短奶牛的有效繁殖时间,还会影响奶牛的正常发情期,从而降低受胎率;但是,如果营养过剩,会导致奶牛的身体状况过于肥胖,也会导致奶牛无法正常发情和排卵,还容易造成奶牛流产和难产。另外,虽然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很小,但对奶牛的配种率影响很大。如果他们如果发情不足,会导致奶牛发情异常。即使配型成功,也容易发生流产、死胎、弱胎和非劣胎。因此,必须为奶牛提供适当的营养,保持适当的脂肪,这是保证奶牛正常发情和排卵的物质基础。首先要清理种奶牛,调整奶牛结构,及时淘汰丧失繁殖能力的老牛和劣质牛,及时补充幼牛,提高繁殖能力我对整个团队的表现很满意。大力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开展冻精冷配,扩大良种选育效果。奶牛应该小心管理。首先,要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保持牛棚内适宜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确保室内空气新鲜,加强通风。每天及时清理围挡内的环境,保持干燥,经常换草换被褥。每天刷牛身1-2次,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不仅可以预防中暑、降温,而且可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牛的体质,改善体质奶牛的繁殖能力,这有利于奶牛的正常发情和繁殖,交配率提高10个百分点。在给牛刷牙时要特别注意腹部卫生,以防止细菌在交配和授精期间侵入牛的生殖系统。奶牛在夏天不应该暴露在烈日下。他们应该在阴凉处休息。为了保证奶牛每天都有一定的运动量,即使在怀孕期间,也要适度运动,这样可以增强体质,保持健康。泌乳奶牛早期断奶能促进发情,提高奶牛的繁殖利用率[育种网:www.nczfj。掌握科学育种技术
掌握科学的育种技术是提高交配率的关键工作。首先,及时授精对提高奶牛的交配率非常重要。由于精子在母牛生殖道中有效受精的时间有限,如果授精太早,母牛将无法排卵,精子将失活,无法交配。如果授精过晚,鸡蛋会老化,交配也会受到影响,因此,为了掌握合适的授精时间,育种人员有必要做好奶牛的发情鉴定工作。由于健康奶牛发情表现明显,obse可准确确定最佳授精和繁殖时间观察奶牛发情性能,结合雄性动物发情试验、直肠检查等方法。奶牛的排卵期一般在发情期结束后10~15小时。奶牛的交配率在发情高峰期后最高,接近发情末期。奶牛两次繁殖可显著提高繁殖受胎率。一般早上交配,下午发情,第二天早上复合;下午发情第二天早上播种,下午复配一次可以获得较高的交配率。应灵活控制交配时间。结合直肠检查可观察卵泡发育情况上,可选择适当的交配时间,提高交配率。此外,交配操作应正确、仔细和准确,精子应输送至子宫角。精液质量对奶牛的交配率有很大影响。因此,应注意透明液体的质量,在冷冻精子冷交配时正确解冻精子,并在交配前检测精子质量(
4.加强疾病预防和保健
疾病因素是奶牛交配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强奶牛疾病的预防,除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外,提高体质和疾病预防水平除了奶牛,还可以接种疫苗,使奶牛获得免疫力。在繁殖过程中,注意严格消毒,防止生殖器官受到感染,影响交配率。对于反复不孕或流产的奶牛,应找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如因子宫内膜炎、卵巢病变、阴道炎等生殖器官疾病,应及时找兽医人员对症治疗,防止病情延误,影响奶牛终身繁殖性能(
如何提高奶牛的交配率
首先,根据统计数据,清理牛群并确保冷交配效率
到1991年底,中国有奶牛10417.4万头。当年仅屠宰1302.8万头牛,屠宰率仅为12.5%。与发达国家相比,屠宰率或肉类生产率有相当大的差距。原因是,虽然人民群众养牛积极性很高,但养牛质量不高。许多丧失了繁殖能力的母牛与牛混种。个别养殖甚至使用暂不阉割的公牛,似乎不适合养殖,导致繁殖率下降,牛的品质改善缓慢。因此,在改良牛品种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首先清除牛群,消灭中间环节劣化公牛和奶牛,大力发展地方良种公牛,引进国外优良牛品种;大力开展冷冻精液育种,扩大良种繁育效果。改善牛的结构,提高牛的比例
为了提高牛的繁殖率,首先要提高牛在牛中的比例,这样就可以生产和增加牛的繁殖,它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比例。一般养牛发达的国家,奶牛的比例都在50%以上,而我国的牛群中奶牛的比例只有40%左右(1990年),有的地区甚至只占20%~30%。因此,屠宰率这会影响成本。这些地区发展养牛业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奶牛在牛群中的比例(
III.提高饲养部门的管理水平,重视种牛的脂肪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适宜的脂肪是保证奶牛正常发情的物质基础。营养缺乏会导致公牛精液质量下降,受精能力低下。影响奶牛正常发情周期和排卵。奶牛在产奶过程中,由于营养需求量大,营养供给不足,常出现长期发情。这些条件在高产牛中尤为明显。在黄牛育种中,饲料供应不足和春季品质差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黄牛不发情或难以受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使奶牛在春季正常发情,必须调整饲养水平,掌握奶牛的育肥措施,特别是要加强对犊牛的饲养和管理。在管理上,奶牛不应该太累,经常晒太阳,保持牛棚温暖通风,促进奶牛正常发情
IV.及时检查和处理非发情奶牛
奶牛交配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奶牛长期不发情或有隐性发情。这种情况大多与营养供应有关。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从根本上说,应调整奶牛的营养水平,这是促进发情的基础;同时,用任宏催情的方法也会取得一定的效果。一般来说,怀孕的马血清用于催情。孕马血清每次注射10~20ml,每6天一次(20~30ml)。发情后繁殖效果最好。两次注射的发情匹配率比一次注射高50%,比当前妊娠率高20%。适量孕马血清注射液的有效期为6~7天。因此第二次注射不得少于6天。为了有效连接间隔,第二次注射不应超过8天(
v)。及时断奶可促进母牛产后早期发情
犊牛与母亲一起哺乳时间过长(超过6个月),这通常会影响母牛的正常发情。有人计算了分娩后的天数,21.2%的人在60天内发情,51%的人在61到99天之间发情,21%的人在100天以上发情。发情太迟通常与犊牛喂养有关。一般来说,在产犊后,农村黄牛通常被允许喂养半年以上。贝卡说,喂养时间过长实际上不利于犊牛的发育牛犊瘤胃的发育与早期大量喂草有关。早期补充饲草能促进瘤胃发育,使犊牛提前大量进食,加速生长发育。根据试验结果,大多数有犊牛的奶牛在犊牛断奶后10天内可以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