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资讯 - 养殖新闻 -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病因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措施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病因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措施

编辑:养殖网 浏览: 196次

奶牛乳腺炎的症状是乳房实质和间质发炎。病因多为机械刺激、病原微生物浸泡、化学和物理损伤所致。奶牛隐性乳腺炎是危害奶牛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该病发病率高,因症状轻微,常被忽视,但危害十分严重。据估计,隐性乳腺炎奶牛的产奶量是隐性乳腺炎奶牛的4倍。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奶牛隐性乳腺炎的病因。奶牛隐性乳腺炎的综合防治措施

1.环境卫生与防治厂区牛体清洁

注意牛场的绿化美化,改善牛场的小气候,及时清除牛舍内外的粪便等污物,保持地面干燥。安装通风设备,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冬季牛棚注意防风、保持干燥。严格制定消毒制度,每10天喷洒一次消毒液。操场应建在平坦、干燥、背风处,并有排水沟。操场的垫土要坚实,沙壤土最好。操场应配备雨棚,屋顶应隔热因为炎热和雨水而变冷。制定《畜舍环境卫生和牛体清洁规范》和科学的挤奶操作规程,并认真贯彻执行。尤其是乳头消毒和药浴的操作必须规范。加强饲养管理,规范挤奶操作规程,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奶牛的身体素质,提高奶牛的抗病能力。在哺乳期和干乳日粮中,添加左旋咪唑、维生素C和硒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面包病的发生率不是炎症。挤奶工应固定并接受严格培训。挤奶前,应洗手消毒。人工挤奶应采用标准握拳式挤奶,严禁采用滑压法挤奶。使用机器挤奶时,应熟悉机器的操作方法,与人和牛合作,减少压力反应。挤奶机应按规范操作,奶杯的设置应正确、快速。杯位设置顺序为从左手对面的牛奶区顺时针放置杯位,方便安全。杯设置期间应避免进气。杯设置完毕后,检查悬架是否正常牛奶是否滑。小心挤牛奶,杜绝空挤(

3.定期筛查。隔离奶牛

乳腺炎的检测分为每日和每月。每天的检查是通过挤奶人员的手和眼睛来完成的。在每天挤奶前的沐浴和按摩过程中,观察乳房是否有肿块、肿胀、发热和疼痛反应。挤奶开始时,从每个奶区挤出3片奶,放在黑色的检查板上,并将滤网固定在大杯口,检查是否有奶块和絮状物,观察奶色的变化,判断奶区的健康状况。生病的动物们都很开心应及时隔离或消除rm、复发性疾病和长期治疗失败(

4.干奶期预防措施

奶牛干奶后,每个奶区应立即注射长效抗菌剂。分娩前15天内,每天进行两次乳头药浴。在干奶期,一旦发现病区,应及时处理。同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畜牧兽医队伍,培育泌乳性能好、抗乳腺炎能力强的畜群(

5.防治措施

,隐性乳腺炎虽无明显异常,但发病率高,发病率低影响产奶量和乳房质量,危害人体健康,易转化为临床型。因此,应予以高度重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常用的方法如下(

(1)乳头药浴。乳头浸泡液包括0.5%氯己定、0.1%新洁尔灭、次氯酸钠等,效果最好,抑菌效果强,疗效稳定,对乳头皮肤和乳头管粘膜无刺激性。方法是挤奶后立即用液体浸泡乳头,杀死附着在乳头末端及其周围和牛奶透析管内的病原体。它通常可以冬季使用乳头皮肤干裂,不宜使用(

(2)左旋咪唑盐酸盐。它是一种免疫功能调节剂,能修复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将其以7.5 mg/kg体重的剂量混合在浓缩液中,供牛每天一次,连续两天(

(3)梳。美国生产的一种生物活性制剂,不含任何激素和抗生素。每头母牛每天饲喂20克,与饲料混合饲喂40天,效果明显(

(4)中药制剂。处方为金银花、当归、蒲公英、天花粉80g、连翘60g、阴囊50g木耳,四川圆顶40克,柴胡40克,干草30克。磨碎口服,每日1剂,连续3天(乳腺炎发病率为1。隐性乳腺炎发病率和

发病率为1.1)20世纪70年代,国际乳业联合会奶牛乳腺炎发病率为2%,隐性乳腺炎发病率为50%,20世纪70年代,母乳炎症的患病率为50%(当时我国几个大城市隐性乳腺炎的检出率为20%-70%。上世纪80年代,我国部分地区的调查结果是,60%以上的奶牛感染潜伏性乳腺炎,30%-50%的奶牛地区感染潜伏性乳腺炎。据王英安a的调查青海某奶牛场隐性乳腺炎的乳头患病率和乳区患病率分别为54.08%和25.89%;杜志权等调查发现,乳头和乳区的患病率分别为61.03%和31.70%;据杨勇调查,奶牛患病率和奶区患病率分别为70.39%和38.49%。金等对内蒙古某奶牛场283头泌乳奶牛和1078个乳区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隐性乳腺炎的乳头患病率和乳区患病率分别为61.84%和32.28%。以上结果表明,隐性乳腺炎在奶牛中的发病范围广,且呈上升趋势(

1.2)ic损失

乳腺炎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牛奶生产性能下降、替代品成本增加、原料奶废弃、药物成本、兽医和劳动力成本等。一般认为,在乳腺炎造成的经济损失中,减少产奶量造成的损失占70%,因病提前淘汰占14%,废弃牛奶占7%,治疗和兽医费用占8%。在一个畜群中,约90%的乳腺炎属于隐性乳腺炎,因此经济损失占奶牛年生产能力的10%-11%。根据NMC(美国国家乳腺炎委员会)的数据患有潜伏性乳腺炎的CTE乳区每个哺乳期产奶量减少636-773kg。20世纪90年代,乳腺炎在美国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每头奶牛每年185美元,导致每年损失10.8亿美元。潜伏性乳腺炎不仅降低了牛奶产量,而且降低了乳制品的质量。缬氨酸、蛋氨酸、异赖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等6种必需氨基酸总量也由平均2.238g/100ml(健康乳)下降到1.759g/100ml,下降21%。此外,有益成分如乳糖、酪蛋白、脂肪、钠、磷等含量降低或显著降低,热稳定性也降低(

2.隐匿性心肌梗死的原因生物因子奶牛健康的乳房上或乳房中有大量的微生物。据瓦茨介绍,从奶牛乳腺中可分离出137种或亚种微生物,其中许多是正常菌群,不仅能引起乳腺炎,还能保护乳房。迄今为止,已有80多种可引起乳腺炎的病原菌被报道,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种是接触性病原微生物,如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支原体。这些微生物在乳房中定殖并通过挤奶人员或挤奶机传播;另一类是环境病原体,包括大肠杆菌、克雷伯菌、沙雷菌等。根据韩学礼等人(2006年)的研究,从患有潜伏性乳腺炎的奶牛241个乳区分离的致病微生物

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沙雷氏菌、巴氏杆菌、克雷伯菌、酵母、假单胞菌、棒状杆菌、,放线菌葡萄球菌有17个厌氧亚种,包括柠檬酸杆菌、沙门氏菌、诺卡氏菌和变形杆菌。卡方检验表明,引起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酵母、假单胞菌和棒状杆菌(

2.2饲养和管理喂养管理不当是引起乳腺炎的主要原因。不适当的喂养和单次喂养会导致奶牛的前胃松弛、消化不良和其他代谢疾病,并诱发乳腺炎。这种情况占乳腺疾病的30%。例如,乳房损伤是乳腺炎最常见或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主要是因为手动挤奶时不使用第一次挤奶方法,或机器挤奶时真空压力过高、频率过快或过慢、损坏挤奶杯等,长时间挤奶、牛棚和操场上尖锐的异物、踩踏或挤压牛本身也可能导致乳房损伤和继发性乳腺炎(

2.3营养因子

营养与免疫密切相关,尤其是产犊前后的营养水平对奶牛产后疾病的易感性有重要影响。产犊问题和代谢性疾病,如酸中毒、酮症和脂肪,有利于奶牛乳腺炎的发生和发展。喂养过量的氮或蛋白质是促进乳腺炎的因素之一。饲料中尿素含量的增加可使感染乳房的数量和敏感性增加16%。哺乳初期能量不足是免疫力下降的原因之一。如果这种短缺是明显的,牛奶的成分可能会改变。如果脂肪蛋白质比大于1.5,则奶牛患乳腺炎的风险将成倍增加。奶粉期间饮食中的矿物质失衡也会增加患乳腺炎的风险。例如,患有牛奶热或低血钙的奶牛,在产奶后3天内患乳腺炎的风险增加5.4倍,患乳房水肿的风险增加约3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如维生素E和硒,可以通过抗氧化保护乳腺防御细胞,提高机体免疫力。维生素A、铜、锌和其他元素在预防乳腺炎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2.4环境因素

寒冷的气候、突然的温度变化、过多的空气湿度或暴露会使奶牛处于应激状态,降低其免疫力并直接或间接影响乳腺炎的发生。当奶牛在室内饲养时,乳房受伤的风险会增加。同时,室内微生物相对集中,乳腺感染的几率增加。奶牛场的奶牛更舒适,病原微生物在牛之间的传播比栓系牛舍少,乳房受伤的机会相对较小。散养牛舍的发病率低于拴养牛舍。通风不良、空气质量差和湿度过大是导致乳腺炎发病率增加的因素;垫料对控制乳腺炎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无垫奶牛的感染水平是有垫奶牛的2倍。奶牛乳腺炎的发病率是遗传性的。奶牛发病率高于奶牛。此外,乳腺的结构和形状对乳腺炎的发生也有很大影响,乳腺癌的发病率低于圆形乳腺。牛奶的发病率很低(隐匿性乳腺炎的监测方法

隐匿性乳腺炎的诊断方法有多种,包括病原微生物检查、乳中体细胞检查、乳pH值测定(BTB法)、电导法等n牛奶(间接计数法)更常用。间接计数法,即加州乳腺炎试验(CMT法),简便易行,检出率高,在临床上应用较多。CMT诊断液的主要成分是烷基烯丙基磺酸钠(钾)。它是一种表面活性剂,能使乳中的体细胞膨胀变性,缩小细胞间隙,沉淀或凝结。根据这一原理,兰州、杭州和北京的科研部门在CMT诊断方案的基础上,分别开发了LMT法、HMT法和BMT法。欧阳武清等(1995)在筛选smt-1、smt-11和smt-111三种隐性乳腺炎诊断液的基础上比较各种诊断方法,选择不同国产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各种配方。他们认为SMT系列诊断解决方案灵敏可靠。3.2cmt操作步骤

将受试牛四个乳区的牛奶分别挤入深度为1.5cm、直径为5cm的四个乳白色诊断板的小室中,分别加入受试牛奶样品2ml,然后分别加入CMT诊断液2ml。将诊断板水平放置,以同心圆旋转和摇动,使牛奶样品与试剂充分混合。10-31s后,根据反应性凝集量(

判断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养殖新闻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养殖交易信息
养殖百科 查看更多
养殖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