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资讯 - 养殖新闻 - 奶牛繁殖障碍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奶牛繁殖障碍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编辑:养殖网 浏览: 221次

赵彦民

(黑龙江省黑河市161447黑龙江省土地复垦局九三分局荣骏农场荣康牧场)

文件识别码:B

货号:2095-9737(2016)07-0152-01

作者简介:赵彦民(1988-),男,黑龙江省大庆市,大专以上学历,兽医助理,主要从事奶牛繁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病因分析

营养因素:由于产后能量不足,奶牛容易降低促卵泡激素分泌频率,减少活动卵泡直径,延长奶牛产犊间隔。为了推广大量的postpar在奶牛产奶过程中,饲料中往往含有高水平的蛋白质,一般在17%以上,导致繁殖能力下降。此外,膳食蛋白质摄入过多会进一步加重负能量平衡,削弱生殖能力。奶牛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A、C和E缺乏,缺乏钙、磷、锌、铜、锰、钴、碘、硒和镁,钙和磷的比例不合理,钼摄入过多,可导致生殖能力下降和生殖疾病。此外,奶牛生殖器官感染和死产的发生通常是由maln引起的营养不良。饲料质量差、配合不均衡或含有有毒物质,如饲料霉变、腐败或青贮饲料蛋白质含量不合理等,都会影响奶牛的繁殖,往往导致发情期推迟、受胎率低,卵泡发育不良,易流产(

子宫疾病:奶牛患上子宫疾病会严重危害繁殖性能,且十分常见。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宫腔炎等。胎盘残留的奶牛感染某些病毒和病原菌可导致子宫内膜炎,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在广告中另外,奶牛在分娩助产时,如果没有严格的消毒或不合理的操作,会导致大量病原微生物侵入子宫,引起临床感染。如不及时治疗,可由子宫内膜炎转变为慢性卡他性或化脓性子宫内膜炎。如发展为化脓性子宫内膜炎,未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导致脓溢,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而引起子宫脓溢,甚至直接损害输卵管而引起输卵管炎;如果长时间积聚在一个子宫角,也会引起子宫肌瘤,这将极大地危及d的生殖性能通风奶牛(

卵巢功能由于卵巢功能的延长而暂时受损,或者如果卵巢功能没有受到太长时间的干扰,

卵巢功能将受到干扰。卵巢炎很难治疗,大多数只能消除。卵巢萎缩是指卵巢体积明显缩小,导致功能明显下降。它通常发生在一侧,有时发生在两侧,但在临床上很少见。持久性黄体是指黄体在发情周期或怀孕黄体出现时间超过正常时间,导致发情周期不能循环,导致不孕。通常,病因比较少见,且多为继发性一些子宫疾病。卵巢囊肿,包括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卵泡囊肿是由卵泡上皮细胞变性和卵细胞死亡引起的,但卵泡液不被吸收。临床上多表现为男性躁狂;黄体囊肿是由未排卵卵泡壁上皮细胞黄体化引起的。它们通常表现为长期不发情(

2防治措施

奶牛饲喂全价饲料,以保证日粮中丰富的综合营养:一般来说,根据奶牛不同的生长阶段和生理特点,参照相应的营养标准,特别是y保证奶粉期和妊娠晚期饮食中各种营养素的平衡,并注意补充足够的钙、磷、铜、锌等矿物质及维生素A、D、E,可避免哺乳期出现严重的负平衡。保证良好的环境卫生,并经常对产房进行清洁消毒,保证干燥清洁(

加强复制品的规范化管理:完善复制品记录制度,合理制定重要的复制技术指标,加强奶牛发情鉴定,符合人工授精操作要求。奶牛的外阴、手套和授精装置授精前必须严格消毒,授精操作要温和,防止损伤生殖道和生殖器官感染。对整个牛群的繁殖动态和繁殖相关疾病进行详细监测和记录。这些数据用于统计分析和治疗奶牛场的繁殖障碍(

加强产后监测并尽快促进子宫复旧:对于奶牛,注重从分娩当天到产后60天的观察,通过检测,系统监测产后生殖器官和产科疾病,及时发现和治疗。如果奶牛产后患有子宫内膜炎分娩后立即进行子宫净化治疗,促进产后生殖功能尽快恢复正常(

及时防治产科疾病:奶牛发生生殖疾病时,治疗原则是尽快发现并治疗,防止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奶牛产后应清洗子宫,可有效防治生殖道疾病。当奶牛有卵巢囊肿时,可肌肉注射促黄体生成素100~2001u,每日1次,持续5~7天;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0mg,每日1次,连续使用2~3次。当奶牛患上疯牛病时子宫内膜炎,可向子宫内注射适量抗生素进行冲洗,如5~log土霉素,每日一次。如果奶牛有持久性黄体,一次肌注30毫克前列腺素F2a或4~1毫克雌二醇即可。如果奶牛卵巢静止,可肌注30ml亚硒酸钠和维生素E;或向子宫内注射15~20mg雌二醇和100~150mg孕酮的混合物。奶牛在生产过程中,常因难产或产后处理不规范而发生产道感染、子宫积脓、子宫内膜炎等疾病,导致黄体持续或反复不孕。25毫克前列腺素F2a可用于促进e黄体溶解,松弛子宫,使子宫内容物尽快排出,结合抗生素和对症治疗,尽量防止子宫冲洗,避免继发性腹膜炎(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养殖新闻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养殖交易信息
养殖百科 查看更多
养殖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