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卵巢囊肿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滤泡囊肿是由于滤泡上皮变性、滤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和增厚、卵细胞死亡、滤泡液不吸收或增多而形成的。黄体囊肿是由于非排卵卵泡壁上皮的黄体化,或在正常排卵后由于某种原因缺乏黄体而形成的,黄体形成腔,腔内积液(
1病因
1.1内分泌因素:内分泌失调是卵巢囊肿的主要病因。外源性孕酮和雌激素可引起卵巢囊肿。自然囊肿的原因是:
① 分泌过多促卵泡激素(FSH)与卵泡过度发育(
② 垂体分泌的黄体生成素(LH)低于正常水平
③ 黄体生成素释放的功能失调控制。非自然囊肿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与下丘脑、垂体、卵巢和肾上腺的功能有关。肾上腺功能亢进促进黄体功能下降,导致孕酮水平下降。肾上腺分泌较多的雌二醇和雄激素,是影响卵巢周期的重要因素(
1.2疾病因素:子宫内膜炎和胎盘不良可引起卵巢炎,导致动情周期紊乱,干扰排卵,引起卵巢囊肿。在产后早期,子宫正在恢复,子宫内膜和卵巢上的激素靶细胞受体尚未恢复正常,而卵泡已开始发育并继续产生雌激素。由于缺乏受体的接受和传递,信息不能从子宫传递到下丘脑和垂体。因此,雌激素水平的升高会导致不排卵和卵巢囊肿。据报道,在奶牛性周期的不同阶段,卵巢和子宫的血流有规律地变化;休息时卵巢血流量增加,发情期子宫血流量增加。如果子宫有炎症和充血,就会破坏这一规律,影响no卵巢周期正常运行(
1.3营养因素: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或大量雌激素(如过量饲喂生大豆、白三叶等植物雌激素含量高的饲料)可引起囊肿。喂食过多的注意力和缺乏运动会导致肥胖的发生率
)
1.4气候因素:卵泡发育过程中,温度突然变化,易发生卵巢囊肿,特别是在冬季(
1.5人为因素:多次发情而不交配的奶牛也会导致囊肿(
2临床症状
2.1患有卵泡囊肿病的奶牛通常会出现异常发情、发情时间延长和发情周期缩短。有时他们会有持久而强烈的情绪成为男性狂人。母牛极度烦躁,咕噜咕噜,食欲不振,排便频繁,经常追逐或爬过其他母牛。病牛是凶残的,有时攻击人和牲畜。直肠检查显示卵巢上有一个或几个大的波动性小泡。有的囊壁薄(囊位于卵巢表层),有的囊壁厚(囊位于中心)。如果卵泡内有许多小囊肿,通过触摸卵巢表面可以感觉到许多有弹性的小结节。如果囊肿的大小与正常卵泡的大小相同,则很难区分它们。有必要重考每2~3天一次,然后才能分辨出来。子宫皱襞厚而软;触摸时子宫角反应弱或无反应(
2.2黄体囊肿发情周期停止,奶牛不发情。直肠检查可发现卵巢体积增大,多为囊肿,大小与卵泡囊肿相似,但壁厚,美观柔软,没有那么紧张。血浆孕酮含量高(
3诊断要点
在卵巢一侧或两侧,可能有一个或多个卵泡,卵泡随机增大。有些像鸡蛋或拳头。由于发情持续时间长,子宫壁疏松、肿胀、增厚,子宫角无异常卵巢囊肿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临床症状有相似之处,应加以鉴别(
4防治
4.1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平衡精粗比,平衡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供给。严禁为追求产量而过量饲喂蛋白质饲料。在繁殖季节,饲料应含有足够的维生素;适当增加运动量,但在剧烈发情(卵泡快速发育)、排卵和黄体形成期间不要剧烈运动。不要使用过多雌激素,及时治疗子宫和卵巢疾病。交配和授精应该是carri对发情正常的牛及时断奶(
4.2治疗
(1)西药治疗
① 第一种治疗方法
肌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400~600μg,每日1次,3~4次,但总量不超过3000μg。一般在用药后15~30天内,囊肿逐渐消失,恢复正常发情和排卵(
第二种是静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050000~10000单位,或肌肉注射10000单位(注射促黄体生成素后100~30天内形成黄体生成囊肿,1~30天内症状恢复(
第4次注射200单位)~400微克克可派3号肌肉注射,促进卵泡黄体化;15天后肌注前列腺素F2α2~4mg,早晚各一次(
② 治疗黄体囊肿
的方法之一是肌注15-甲基前列腺素F2α2 mg,治疗后3~5天发情(
第二次是每隔一天肌肉注射50单位垂体后叶素注射液,连续2~3次(
第三次是每2小时肌肉注射200万单位催产素,每天两次,中药治疗以活血化瘀、理气、祛痰为主,总量400万单位以催眠为治疗原则(
小宝粉:烤乳香40克、烤没药40克、香附80克、益母草80克、三棱、莪术45克、鸡血藤45克、黄柏60克、知母、当归、川芎30克。研究结束或煎煮灌洗,隔日服1剂,3~6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