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资讯 - 养殖新闻 - 奶牛产后不食的病因分析与中西医防治

奶牛产后不食的病因分析与中西医防治

编辑:养殖网 浏览: 367次

常明明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畜牧兽医局动物疫病防治中心,黑龙江大庆166200)

作者简介:常明明(1971-),女,黑龙江杜蒙,大专,兽医,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治

l病原学分析

不合理饲养:冬春季节奶牛常饲喂劣质粗饲料,日粮中部分营养素严重不足。同时,由于粗饲料适口性差,导致采食量减少,粗蛋白含量减少。相反,能量过剩,熟食后容易引起代谢紊乱非常好,产后不喂食。另外,如果怀孕的奶牛饲喂过多的精料,会导致胎儿生长发育迅速,使其体积过大,并导致胃肠道被子宫压迫,导致妊娠后期采食量减少,产后胃肠道麻痹和营养不良,进而出现厌食症。奶牛分娩后,如果饲喂大量浓缩物,会在瘤胃内产生大量乳酸,无法及时转化和消失,导致大量乳酸在瘤胃内积累,导致慢性酸中毒,破坏瘤胃微生物区系平衡,消化能力减弱,以及月经少食或不食(

产科疾病:奶牛患细菌性乳腺炎时,会导致乳房肿胀疼痛,细菌分解产物和毒素可进入血液,导致体温升高,减少进食或不进食的现象。奶牛分娩后会出现死胎,尤其是胎儿腐败时,大量细菌生长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母亲吸收后,会引起自己中毒,体温升高,情绪低落,减少进食或不进食的现象。母牛在分娩后会出现无休止的恶露,这会导致子宫内残留胎盘的碎片或羊水不能及时排出,导致子宫内细菌快速繁殖,也会导致自身中毒或败血症,导致不进食现象(

应激因素:正在怀孕、分娩、助产的奶牛,产后生殖道感染和妊娠期子宫对胃肠道的压迫会对机体产生一定程度的应激作用,可引起迷走神经紊乱和胃前神经调节功能紊乱,降低胃前壁的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导致消化功能障碍,继而缺乏食物(

分娩前缺乏运动:即子宫在分娩前压迫肠胃,导致胃肠麻痹,从而减少食物摄入。分娩后,由于腹压急剧下降,胃肠消化功能无法及时适应这种变化。特别是拴系牛,由于缺乏日常锻炼,瘤胃蠕动相对减少,导致食欲紊乱,从而造成少吃或不吃的现象(

2临床症状

病牛通常表现出极差的精神状态和严重的抑郁。体温基本保持正常,少数会略有升高,拒绝站立,经常俯卧,减少反刍或完全停止,显著降低体温e食欲或完全停止进食,同时明显减少饮水量。鼻子比较干燥,减少出汗,加快呼吸和心跳,听诊声音较弱。先稀后干,随着病情的发展,全身毛发失去光泽,体质严重消瘦,而抗生素抗炎治疗无效果(

3治疗措施

中医治疗:主要依据健脾开胃、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结合产后消炎,强心健体补液。取石斛40克、焦三仙60克、酸枣仁45克、乳香45克、川芎35克、甘草35克、武陵枝40克、白芍40克、麦冬40克、丹参45克、没药45克、白术45克、陈皮35克、当归60克、茯苓30克。其中白芍、丹参、乳香、川芎、没药、当归、五灵脂用于活血化瘀、活血;石斛、麦冬、酸枣仁具有安神养血、生津益胃的功效;茯苓、白术、焦三仙、陈皮等为主要药材用于健脾、运水、补中益气;甘草用于益气解毒,调和各种药物。如果病牛产后发烧,可加适量蒲公英和双花;如有水肿,可加适量泽泻、车前子。甘草20克、党参30克、黄芪30克、桂皮30克、茯苓30克、山药40克、川芎25克、丁香25克、白芍30克、白术30克、枳壳40克、当归40克、熟地30克、附子50克,以生姜为主要原料,将其磨成细粉,与开水混合。温度达到ap后适当地,用它来喂养生病的牛。如果病牛伴有感冒、流鼻涕等外感症状,可添加适量白芷、防风、荆芥;如有无止境恶露,可增加川芎、当归的用量,并可加适量蒲黄、五灵脂去白芍、地黄、党参;如伴有缺奶,可加适量王不留行、穿山甲和通草;如果后腿无力,可加适量菟丝子、油炸杜仲和续断(

西药治疗:病牛可静脉注射含5%葡萄糖生理盐水、25%葡萄糖、0%葡萄糖酸钙、甲磺酸培氟沙星50ml、10%安娜咖啡20ml、反刍动物催眠剂lOOml、维生素C 50ml。它的主要功能是抗菌消炎、强心利尿、提高血糖、促进胃肠蠕动并尽快恢复正常

4预防措施

怀孕期间,奶牛应喂饲营养丰富的饲料。妊娠早期应控制精料喂养量,避免胎儿过大。分娩前适当增加运动量,尤其是分娩前15天,可以适当延长活动时间增强体质,减少对产后消化道的不良影响。奶牛在分娩前后,应注意保持牛棚及起卧处良好的环境卫生,定期对围隔和活动部位进行全面消毒,避免分娩时有害微生物通过产道侵入造成产后感染。如果胎儿较大或母牛难产,应立即进行助产。奶牛产后身体虚弱,腹部压力显著降低,通常处于饥饿状态。此时,它们不能立即恢复正常的摄食量,而逐渐减少增加,使胃肠功能有一定的适应过程。当它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时,它们可以正常馈电(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养殖新闻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养殖交易信息
养殖百科 查看更多
养殖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