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梅
(辽宁职业学院,辽宁铁岭112099)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每天都把牛奶作为必备食品之一。我省的牛奶供不应求。作为奶源基地,奶牛场的建设有着坚实的基础。本文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个奶牛场进行初步规划设计(
奶牛场选址和选址规划
1.1奶牛场选址要有长远的规划和周密的考虑。必须结合农牧业发展规划,并考虑农田基本建设规划和未来发展需要。乳品厂ms宜建在地势高而干燥、背风向阳、空气流通、土壤坚实(沙土较好)、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方,缓坡处宜北高南低。牛棚不应建在低洼地带和通风口(
牛场应位于交通便利、靠近饲料生产基地、水电供应方便的地方,但应距离主要交通道路、村镇500m,距一般交通道路200m。同时,应避开屠宰加工企业,符合兽医卫生和环境卫生要求,远离污染源(
有足够的符合卫生要求的水源,保证生产、生活用水水质良好、无毒,为保证人畜健康(
1.2养牛场区域规划
养牛场的规划布局,本着因地制宜、整齐合理、布局紧凑、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基础设施投资的原则,经济实用,有利于生产管理、防疫和安全。一般奶牛场按功能划分为生产区、管理区和职工生活区三个区域。合理分区应在防疫、地形、风向等方面进行(
生产区是养牛场的核心。生产区的规划布局要全面细致。合理划分牛舍,根据牛在饲养过程中不同生理阶段的特点,合理分组和圈舍,并设置游乐场。饲料的供应、储存、加工和调制是养牛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养牛场的经营范围与养牛场的经营活动密切相关。在规划管理区域时,应使用有效的交通道路,并考虑饲料和牛奶运输、销售等为防止疫病传播,严禁场外运输车辆进入生产区。除材料仓库外,车库等仓库也应设在管理区内。管理区应与生产区隔离。外来人员只能在管理区内活动,不得进入生产区。应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布局(
员工生活区应建在整个场地的上风和地势较高的地段,其次是管理区和生产区。在配置方面,要防止异味、noi养牛场产生的硒、粪便和污水污染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办公室及员工宿舍位于牛场外地势较高的上风方向,可防治大气、水污染和传染病(
2场址基本建筑及附属设施(
2.1牛棚设计与施工
牛棚采用双排对头设计,中间走道为进料处。牛棚屋面为双坡屋面,适用于大跨度牛棚。吊顶有一定厚度,采用耐腐蚀、吸水性能好的材料制作,以保证良好的隔热性能表演。饲养荷斯坦奶牛,每头成年奶牛床宽130cm,长200cm。北方很冷,地面又湿又凉。牛床应该铺上硬木和白沙。牛床前高后低,坡度1%~1.5%。牛舍外面有一个操场。操场面积为15~20m2/成年母牛,10~15m2/育成母牛,5~10m2/犊牛。操场周围的围栏可以用钢管搭建,高度150cm。运动场的地面应为砂质或三合土,周围有一定坡度,以便排水。操场上还放置了足够数量的水箱,以确保奶牛有足够的饮用水挤奶大厅挤奶大厅是挤奶、冷却和储存牛奶的地方。要求卫生整洁,卫生条件严格,投资成本高。挤奶大厅的设计是否合理,也影响着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奶牛通常站在750~900mm高的平台上,工作人员在隧道中挤奶。在设计挤奶厅时,应根据奶牛的饲养量和投资成本,选择何种类型的挤奶厅。常见的挤奶台有平行式、鱼骨式、中心式和转盘式。奶牛在等候区等待挤奶,每头1.1~1.7头m2/头设计,保证牛顺利行走(
储藏室用于存放药品、挤奶机零件、清洗挤奶设备的材料等。贮奶室通常配备奶罐、采奶组、过滤设备、管道冷却设备和清洗设备(
2.3饲料储存和加工设施
青贮坑是大型奶牛场的必备设施。可按青贮坑容量500~600kg/m3,青贮塔容量650~750kg/m3设计。应在地势较高的地方修建青贮坑或青贮槽,防止粪便、尿液等污水淋滤污染。同时,应考虑采用全混合日粮,以降低劳动强度(
饲料应满足d至少需要3~6个月,高密度捆的密度应为350kg/m3。干草棚、草库应尽量布置在下风段,距离周围建筑物不小于50m,并应单独修建,为防止散生草对牛棚环境的影响,达到消防安全的目的(
,精矿的储备量应满足1~2个月的需要。饲料库的建设位置应与各牛棚距离适中,位置略高,既干燥通风,又有利于成品运输到各牛棚[养殖网:www.nczfj。COM/](
3退伍军人奶牛场周围应建无卫生防疫设施
围栏、防疫沟和绿化带。养牛场入口设置车辆消毒设施(
生产区、生活管理区、隔离区严格分开。在生产区前后入口设置人员更衣室和消毒室。生产区的运输工具应专用。其他区域的运输工具尽量不要进入生产区域。必要时,经强制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病牛隔离房应设在下风向和相对偏僻的角落便于隔离,减少空气和水污染的扩散。死牛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