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群居性强,饲料利用范围广
绵羊的群居性强于其他家畜,但绵羊的群居性因品种而异。地方品种的亲缘性强于栽培品种,羊毛品种的亲缘性强于肉类品种。绵羊具有广泛的饲料利用和饲料种类。各种草、灌木和农副产品可作为绵羊的饲料。绵羊可在荒漠草原、灌木草原、路边、低矮杂草等地放牧和利用(
(2)绵羊具有较强的耐寒能力
绵羊能在剧烈变化的自然环境和营养条件下生存种族地位。夏秋草郁郁葱葱、营养丰富时,能迅速长胖,短时间内积累大量脂肪。在冬春干燥季节,营养不足时,会重新转化为糖原,用于身体维持和繁殖,因此绵羊对饥饿有很强的耐受力。以山西省为例,全年绵羊平均涨跌幅度为20%~35%。下降20%可视为正常,下降40%为死亡临界限。此时,尸体受损,无法恢复,导致死亡。绵羊对环境温度的一般要求是:10~20℃适宜繁殖,20~30℃适宜生长,温度为5~35℃可以保持(
(3)温顺,喜欢干湿腻
绵羊温顺、胆小、懦弱。突如其来的冲击很容易“爆群”,跑来跑去挤去,因此圈门不宜太小,以免受伤(
羊应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喂养和休息。湿热寒冷的围栏不利于绵羊的生长发育。因此,应提供遮光以防止暴露。夏季炎热天气放牧时,经常会出现“发髻”现象,尤其是细毛羊。高温高湿的环境对绵羊的生存尤其不利。易感染各种疾病和生殖系统疾病能力显著降低(
(4)母子相识
绵羊母子即使在大的群体中也能准确地相互认识,其中嗅觉起主要作用,听觉和视觉也起一定的辅助作用。绵羊有趾腺、眶下腺和腹股沟腺,与其它绵羊不同。腹股沟的分泌也是羔羊鉴别母羊的主要依据(
(5)其他生活习性
除上述习性外,绵羊在舍内饲养时,要设置足够的操场。此外,绵羊有在黎明或早晨交配的习惯;在繁殖季节,绵羊很少在中午、晚上和晚上活动。交配比例在6:30~7:30之间最高下午和晚上都有。因此,在进行人工授精时,为了获得较好的受孕率,最佳授精时间为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