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资讯 - 养殖新闻 - 一例山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一例山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编辑:养殖网 浏览: 189次

吴正明

(福建省浦城县莲塘镇畜牧兽医站,353400)

羊肝片吸虫病又称羊肝水蛭病,是一种由片吸虫寄生羊肝胆管引起的蠕虫病,多发生在低洼的牧场,福建省浦城县莲塘镇养羊户吉某饲养了139只当地山羊。2014年4月9日,从国外引进南江黄羊31只,同时收购本地山羊125只。采用放牧的饲养方式。一般情况下,羊是在沟里吃草的。该病始于4月20日,主要表现为抑郁症、贫血、脑瘫e和黄色粘膜,面部、下巴、胸腹部水肿,易疲劳,体重逐渐减轻。5月3日,151只病羊死亡,其中19只死亡。发病率51.19%,死亡率12.58%(临床症状

病羊有抑郁、厌食、消瘦、贫血、虚弱、体温升高或正常、易疲劳、粗糙无光泽、行走缓慢、后退。眼睑、下颌骨、胸部和下腹轻度水肿,最终因消瘦和衰竭而死亡(

3尸检改变

解剖12只死羊,发现腹腔积液和肝脏肿大。肝脏实质硬化,颜色苍白,胆管增厚。当肝实质切割时,有严重的炎症和肮脏的黄色粘稠液体被挤出。胆管里充满了蠕虫和肮脏的棕色粘稠液体。肺的某些部位有局限性的硬结节,其内容物为深褐色半液体物质。肝片吸虫成虫寄生于肝脏和胆管内,体棕白色,叶形扁平,前宽后窄。从胆管取出的新鲜昆虫呈棕红色(

4实验室诊断

采集病羊的新鲜粪便,在玻片上滴下3滴甘油和水,用牙签或火柴棍挑起少量粪便,混匀。去除多余的粪便残渣,留下一层均匀的粪便l玻片上的液体,盖住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有椭圆形和黄褐色肝片吸虫卵(

,取病羊直肠粪便5~10g,加水100ml,混匀成混合液,用0目铜筛过滤40~6小时,滤液收集于三角瓶中,静置30分钟左右。倒出地层流体并保留沉积物。然后加水搅拌沉淀。重复此操作,直到上层液体透明,吸取沉淀物并涂抹。镜下见肝片吸虫卵卵圆形,黄褐色(

,虫体棕红色,长20~30mm,宽1高度为5~13mm(www.nczfj。Com)前端为三角锥形,口吸盘位于锥形突前端,锥底后部明显加宽形成肩部。腹部吸盘位于腹部中线的上水平位置。睾丸发育良好,分枝,位于昆虫体内的中部和尾部。卵巢呈鹿角状,位于睾丸前部右侧。根据死羊的发病率、临床症状和尸检结果,在肝管和胆管中发现了扁平叶状肝片吸虫,并对其进行了病理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山羊肝片吸虫病(

5处理

分离病羊并严格消毒。首先要隔离病羊,把死羊全部深埋。病羊污染的饲料、垫草和粪便,应采用累积发酵或集中焚烧处理(

病羊每公斤体重给予5毫克硝基氯酚和20毫克阿苯达唑一次,并每2天重复一次(

,因肝片吸虫对红细胞有较强的破坏能力,经驱虫治疗后肌注“动物血液素”(右旋糖酐铁)补血,5ml/只。肌内3天后再次注射快速补充”(主要由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组成)用于恢复体质差和怀孕的雌性动物,每50g复合维生素B(主要由硫、烟酸、核黄素、泛酸、生物素、吡哆醇、钴胺素、叶酸组成)500 kg水混合饮用,肌肉注射“动物血液激素”。妊娠母羊分娩2个月后用驱虫剂处理,补充“速补”和“复合维生素B”混合饮用水,治疗10天后肌注“动物血液激素”(

,除7只极弱羊死亡外,其余病羊痊愈。一个小孩151例中,26例死亡,125例治愈

6例预防

该病多为地方病,多发于低洼、潮湿的牧区和雨季。因此,必须选择适宜的放牧地,而不是在沼泽地和低洼污水地放牧。注意饮用水卫生,最好是自来水、井水或流水。搞好卫生和粪便处理。每天清理围栏,收集羊粪和垫草发酵,用生物热杀灭虫卵(

草场应经常杀灭软体动物。在牧草上喷洒200mg/kg硫酸铜溶液,可杀灭脊椎动物。此外,还可以辅以生物灭螺,如养鸭等水禽,以消除中间宿主(

定期驱虫是防治该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驱虫剂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时间必须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一般春季、秋季末、冬季初可进行两次预防性给药,可选用硝基氯酚、氯氰碘化钠、三氯苯唑等药物(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养殖新闻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养殖交易信息
养殖百科 查看更多
养殖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