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在宁夏、内蒙古采访时深切感受到,干旱少雨的河套灌区“引草入田,立草为业”既是应对黄河缺水危机的需要,也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推进传统粗放型畜牧业向现代集约型畜牧业转变,打破“以粮为主”的种植模式,水资源短缺的危机呼唤“带草下田”,俗话说:黄河害处多多,但只有效益。河套灌区位于在黄河中上游地区。几千年来,这里一直是自流排灌,取水方便。但去年以来,黄河上游来水严重偏少。为将黄河从该省下游引离,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紧急要求限水,河套灌区约400万亩农田无法正常灌溉;今年春天,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据估计,720万人中整个灌区n亩农田可以无水灌溉(
面对迫在眉睫的缺水危机,河套灌区掀起了抗旱保春耕的挖井热潮。不少专家学者提出,虽然开发地下水资源是解决当前农业灌溉缺水的重要手段,但从长远来看,要坚持“按水量种植”的原则,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面积压缩高耗水作物来“找水”
记者在宁夏部分灌区调查发现,近年来,宁夏农业生产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一些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引进优质耐旱饲用苜蓿,一年只需浇水两三次就能获得丰收。据当地农业部门测算,苜蓿平均每亩灌溉水量比小麦少300多立方米,耗水量大,节水效果相当明显(河套灌区潜力巨大)。如宁夏黄河灌区,每年有600多万亩农田,其中3/4种植高耗水稻麦套种玉米。因为它位于在我国西北干旱内陆地区,天空降水偏少,地下水严重不足。农业灌溉完全依靠黄河水。此外,农民还有根深蒂固的漫灌习惯。一亩小麦套种玉米每年需水800立方米左右,而水稻每亩需水1700立方米以上,达2500立方米(
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玉林在西部调研时指出,在河套灌区,干旱少雨,尤其是地处沙区的黄河灌区,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以种草为基础的生态农业不仅可以减少水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可以有效地保护和恢复当地脆弱的林草植被。据专家测算,宁夏、内蒙古河套灌区登记耕地面积约1400万亩。如果每年减少小麦种植面积700万亩,减少苜蓿种植面积,平均每亩节水300立方米,每年少灌溉黄河水21亿立方米,相当于国家分配给宁夏的黄河年正常用水量的一半。而且,在多风的冬春季节草根对土壤的固土和防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畜牧业的升级要求“以草兴业”
河套灌区大面积种草不仅是为了节约农业灌溉用水。近年来,内蒙古奶业发展迅速。宁夏作为农业部划定的全国优势肉羊产业带之一,也提出要以养羊业为突破口,增加农民收入。要促进传统粗放型畜牧业向现代集约型畜牧业的转型升级,必须依靠专业化饲料生产
据宁夏农牧业厅介绍,截至2002年底,宁夏养羊已达914万只,但其中60%集中在中部干旱区,包括盐池、同心、桃乐、灵武等市县,主要依靠4500多万亩草场来养活,也导致了大面积的草场退化和荒漠化。为了给草原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自治区去年提出今年5月1日前全境禁牧。随着大量绵羊进入圈地,一些地区草畜矛盾突出(
在调查采访中,有人认为宁夏不缺饲料。全区现有牛羊可转化为1300万只羊单位,每只羊单位年耗草量500公斤,总耗草量6.5亿公斤。宁夏农作物秸秆年总产量约25亿至27亿公斤,多年生牧草种植面积200多万亩。但记者了解到,实际情况是宁夏农作物秸秆粗放利用率不足50%,加工利用率不足20%;我国250万亩人工饲料绝大多数分布在干旱山区,平均每亩土地产量只有500公斤左右,其中不少是企业加工外销的。总的来说,饲料严重短缺。如果宁夏计划到2005年饲养1200万只绵羊和120万头牛,饲料短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高效益畜牧业需要高营养饲料。宁夏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李英康副研究员说,成熟的农作物秸秆几乎没有营养。单纯喂稻草、牛羊只能“解决温饱问题”,不能迅速增重和提高效率。因此,这是必要的大力发展以苜蓿为主的优质饲料产业。李英康副研究员说,用高蛋白苜蓿等饲料饲喂家畜,可以显著增加肉牛和肉羊的体重,提高肉质;如果奶牛年产奶量超过7000公斤,必须饲喂一定量的苜蓿以补充营养,否则会引起代谢性疾病(
目前宁夏灌区农户饲养的奶牛年产奶量只有5000公斤左右,这与秸秆饲喂有关。苜蓿不仅可以提高产奶量,而且可以改善牛奶品质。例如,夏津公司以20美分的价格从平吉宝农场购买了牛奶一公斤,也就是说,农场用苜蓿草喂养奶牛。生产的牛奶质量好,开瓶时能生产出奶香明显的瓶装牛奶,而农民生产的牛奶只能生产奶粉(
河套灌区晴天多,阴天少,采用黄河水灌溉,因此,种植优质牧草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据李英康介绍,河套灌区引进国外优质苜蓿品种可达到粗蛋白含量最高的20%,平均18%,相当于目前国际上优质苜蓿的水平。河套灌区地势平坦,幅员辽阔种植牧草比种植粮食能增加收入(河套灌区调整结构种草,归根到底是农民增收的需要。宁夏农牧厅副厅长李志仁说,他们曾经做过一次调查:在一亩灌区种植苜蓿,每年可产干草1吨以上。企业以每吨600元的价格向农民购买苜蓿。经过加工,他们在国内市场至少可以买到900元,这在中国很受欢迎,国际市场价格也比较高。而且,第一年的投资种草量大。从第二年开始,就是施肥浇水。可收获8年左右。年平均成本只有200元左右,平均每亩年纯收入在600元以上;然而,种粮灌区每亩耕地成本的纯收入只有14元(
“种草比种粮划算,种草养羊更好!”在宁夏新开发的红寺堡灌区,大河镇开元村村长兰凤秀不停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近年来农民种的小麦、玉米多了,每亩地的水费在100元左右。用一个至少200元的种子、化肥和农药,平均每亩粮食产量在600公斤左右,另外,人工计算不仅赚不到钱,还赔钱。种一亩苜蓿要50元左右,浇两三次也要30元。而且,种植和收获需要8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它不需要太多的劳动力。从第二年开始,每年还要花四五十元买肥料。鲜草收获4茬后平均产量1.2万公斤,按每斤7分钱计算,可卖840元至1000元。如果种草养畜,一亩地浇灌可以养10只羊用苜蓿等饲料土地,你至少可以赚3000元;养牛的好处也不错。一亩苜蓿能养3头牛,年收入2100元(近年来,宁夏积极动员农民“以草为业,引草入田”。贫困山区要求千家万户就地种草、饲养牲畜,结合灌区节水,大面积种植商品草。一批工商企业也参与了草业的生产经营,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贺兰山农场位于银川市郊区,早在199年就抓住了机遇九是投资发展这一特色优势产业。农场投资800万元,配备了先进的收获加工设备,成立了宁夏贺兰山茂盛草业有限公司,形成了集牧草种植、收获、贮藏、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该农场种植了1.2万亩进口优质适生苜蓿,2002年收获干草8000吨,其中加工成捆销售6000吨,内蒙古、陕西等周边市场供不应求。为了进一步扩大和加强这一产业,该农场积极响应赫兰尼特东麓的生态环境三年在这里建设3万亩苜蓿种植基地(
尽管河套灌区发展草业商机无限,潜力巨大,但记者发现,面对政府的号召,许多习惯种粮的农民既不爱种草,也不懂得种草,甚至有些干部也不爱种草,这使得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举步维艰。宁夏农牧厅副厅长李志仁认为,要克服这些困难,吸引更多的人认识和参与,政府部门需要做好农民思想工作,扶持一批有能力的龙头企业。你好r、 宁夏、内蒙古财力充足。希望国家从缓解黄河水危机、改善西部生态的角度给予必要的工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