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蹄疫
本病是牛、羊等偶蹄类动物的一种高传染性急性传染病。其特点是口腔粘膜、蹄和乳房上有水泡和腐斑。这种疾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入侵动物引起的。病毒可以从水疱液、口腔、牛奶等排出,治愈后的动物可以在短时间内继续携带和传播毒素。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黏膜、乳头及受损皮肤感染。人也可以感染(
(2)症状。牛感染口蹄疫通常需要2-8天,最多14天。当病毒进入血液阶段时,身体就会病畜体温升至40-41度℃, 动物情绪低落,食欲不振,然后在口腔粘膜、蹄与乳头之间的皮肤上出现豌豆大小甚至蚕豆大小的水泡。后来,水泡相互汇合,形成一个大大小小的水泡爆裂。病牛流了很多口水,张开嘴就能听到吮吸声。同时,蹄和蹄冠之间的皮肤会发热、疼痛和肿胀。1-2天后,会出现水泡和溃疡形成。当四肢同时患病时,牛体交替负重,常摇左肢,行走时跛行。这是困难的严重影响动物站立。如感染、化脓或坏死,蹄盒可能脱落,蹄骨坏死(
(3)诊断。为明确诊断,必须取发热期病牛新鲜水疱皮、水疱液或血液,置于冰瓶内检查。如果只是口腔疾病,经过一周左右可以自愈。如果蹄壳上有疾病,发病期可达2-3周,死亡率一般为1%-2%,但多为犊牛。在诊断口蹄疫时,应注意与牛瘟、牛传染性水疱病和口腔炎的鉴别(
(4)预防。对于口蹄疫这些年来一直发生疾病,所有的牛每年都应该接种疫苗。免疫期4~6个月。如果已经发生口蹄疫,应将感染的材料收集送检,进行定性检验,然后及时向周边单位报告,采取联合控制措施。要划定疫区,严格封锁,尽快就地扑灭。口腔病变可用青黛散、冰鹏散或碘甘油治疗。足部和乳房的病变可以用消毒剂清洗,涂上龙胆紫或碘甘油,也可以用煅烧石膏或锅底灰等温和物质涂抹。在病牛期间,我们应该加强护理中给予易消化的饲料。通过对症治疗,一般可以治愈(瘤胃蓄积
的肥育牛最容易发生瘤胃蓄积,因为整个日粮主要是浓缩饲料。因此,粗饲料作为补充,最容易引起瘤胃内食物过量积累,使瘤胃容积增大,胃壁扩张,出现瘤胃紊乱(
(1)症状。一般来说,它发生得更快,停止进食和反刍,并不断打嗝。有轻度腹痛,尾或右腿踢腹,弓背,有时呻吟。左腹部下部稍肿大,饿坑扁平或突出。碰到瘤胃的时候有不同深度的压痕,病牛表现出疼痛。瘤胃蠕动最初增加,然后减少或停止。如果没有并发症,一般体温不会改变(
(2)。他们大多吃太多质差、粗而易膨胀的饲料,如草根、豆饼、根茎类食物,或吃发霉的饲料,或喂养方法突然改变,或吃大量干料后少喝。由于暴饮暴食,使瘤胃运动功能障碍,大量内容物不能排出和积累,进而发病(
(3)预防。主要是加强管理,防止暴饮暴食,适当加强运动治疗。生病的动物需要禁食1-2天,但饮水不限,可以进行瘤胃按摩或慢走锻炼。药物治疗可将蓖麻油500毫升,煮沸后使用;或加硫酸钠400~500g,鱼黄15~25g[www.nczfJ.com/ ]取适量清水一次。同时,为改善血液循环,一次静脉注射10%浓盐水300~400ml。心脏好的牛也可以皮下注射2-4毫升5%毛果碱液一次。如果上述治疗无效,必须进行瘤胃切口手术(瘤胃扩张
瘤胃扩张是反刍动物大量食用易发酵的饲料,迅速产生大量气体的疾病这会导致瘤胃迅速膨胀。用尿素和饮用水喂养肥育牛也可引起该病。许多疾病在喂食期间或喂食后不久突然发生。发病之初,患者烦躁不安,仰望腹部,用右腿踢开腹部,拱起背部和腰部,腹部迅速扩张,饿坑凸出,特别是左侧,可高达宽结节或中线。反刍停止,打嗝停止,左窝触诊紧张有弹性,叩诊鼓室,听诊瘤胃蠕动减弱,呼吸困难,可见粘膜蓝紫色,心b食量增加,脉搏增加。后期,病畜张口呼吸,步态不稳或趴在地上起不来。如果不及时治疗,他们很快就会死于窒息或心脏麻痹。该病主要是由于食用大量易发酵的饲料,或细嫩多汁的草或带有露水、酒糟和霜草的苜蓿,或腐烂变质的饲料引起的。因此,有必要限制牛的发酵饲料量。禁止饲喂劣质饲料,防止过量饲喂。及时发现和治疗(
(3)治疗。这种病应该及时治疗。处理的原理是释放气体以降低pr停止发酵,尽快恢复瘤胃功能。这种疾病发展迅速,延误治疗很快就会导致死亡。因此,应迅速诊断,及时抢救。当病牛腹围不太大时,可将涂有松油或酱油的棍子放入牛嘴里,使病牛不断咀嚼,促进打嗝。当腹围明显增大,呼吸困难时,应立即行瘤胃穿刺排气。释放气体后,立即向瘤胃注射药物,停止发酵。你也可以采取酵母或胃补药,姜酊,龙胆酊,大蒜冰毒酊剂和其他胃补药。也可以静脉注射浓缩盐水,或口服莱菔子粉。膨胀停止后,为了排出瘤胃内容物,我们可以口服泻药。可采用当地方法:将50-100克烟叶磨碎,加入500毫升植物油,用勺子煮沸。熄火后,加入100克胡椒粉,炒至黄色。马上把胡椒粉拿出来。待油冷却后,加入适量水,给牛服一次(
4.胃肠炎
胃肠炎是胃肠道黏膜及深部组织出血性或坏死性炎症(
(1)病因。大部分都是吃烂了造成的,冰冻、肮脏、不易消化或有毒的草。突然改变饲料、过度使用、胃肠道寄生虫或不适当的药物使用可引起疾病(
(2)症状。病牛前期食欲不振后期食欲不振,不吃草,精神萎靡,鼻干,口臭,口腔黏膜干燥。最初便秘,粪便粘液。后期腹泻血臭,大便往往急促沉重,伴有腹痛和呻吟。病牛不停地回头看腹部,踢后腿,体温升高。随着病情的发展,精神高度低落,病情加重身体单薄,耳鼻四肢冰冷。它的毛茸茸的,它的腹部蜷缩(
(3)预防。加强饲养管理,防止饲料腐败、霉变、变质和有毒。及时治疗消化不良及各种腹痛,防止继发疾病(
(4)治疗。根据病情发展,要高度重视抗炎,关键是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好护理、补水、解毒和强心四个环节。在护理方面,首先要尽量消除病因,给病牛喂柔软易消化的饲料,并适当减少饲养量,给病猫喂食单独服用tle 1-2周。消炎、杀菌是肠胃炎的根治措施,一般可用利他灵,每日2~3次,每次1~2G;或口服小檗碱,每日2-3次,每次1-2g;或口服呋喃唑啉,每日2-3次,每次1-2g;或口服磺胺嘧啶,每日2-3次,每次15-30克。补水是防止脱水和自毒的最好方法。补水不仅能调节病牛的水盐代谢,还能调节心肾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稀释毒素,促进毒素排出。用0.9%氯化钠溶液或5%~10%葡萄糖溶液补液,静脉注射2000~3000mle、 每天1-2次。为了增强排毒功能,25%葡萄糖溶液500ml、5%碳酸氢钠注射液300-500ml、40%抗生素50-100ml也可混合静脉注射两次。对症治疗:出血性肠胃炎,为止血,用10%氯化钙溶液100~150毫升静脉注射,也可肌注维生素K3注射液10~15毫升。如有腹痛症状,可用安痛定20~30毫升肌注,或食盐100克,阿那加2.5克,用100ml蒸馏水配制100ml静脉注射液(
5。流感
牛流感是一种流感,急性传染病的特点是高热、粘液性炎症、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和病毒性肝炎全身粘膜,尤其是呼吸道粘膜和消化道粘膜,关节炎和四肢皮下气肿。病原体是牛流感病毒,它存在于病牛的肺、气管渗出液和血液、淋巴结和骨髓中。牛特别易感,尤其是3-5岁的牛。该病通常发生在早春和晚秋,尤其是雨季。过度劳累、营养不良、畜舍不干净潮湿都可能是致病原因。如果疾病发生,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迅速蔓延,发病率在40%-60%之间,但死亡率很低
)
(1)症状。疾病的潜伏期se为2-4天。病后,病牛体温升至42℃℃, 颤抖,结膜充血和呻吟。怀孕的牛可能会流产。发烧持续1-4天,然后逐渐减轻。下颌骨出现皮下气肿和淋巴结肿大。眼睑肿胀,畏光和流泪。四肢关节肿胀,病牛难以站立。喉部和支气管出现粘膜炎、呼吸困难和咳嗽(
(2)诊断。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表现,诊断困难。但该病传播迅速,因此有必要进行早期诊断(
(3)预防。在平时,我们应该加强饲养管理,做好仓内保暖、防寒工作。当发现病牛时,应在早期对其进行彻底检查和隔离。采用2%氢氧化钠热溶液对畜舍、用具和运动场进行消毒。粪便在发酵(
(4)处理后使用。轻度疾病不需要治疗,只要加强喂养管理和护理工作即可治愈。严重者应对症治疗,如退热药、抗生素、泻药,或清热解毒、润肺利湿的中药(肝片吸虫病
)ch对牛羊危害很大,常为地方病。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的肝脏和胆管中并产生卵。卵与胆汁一起进入肠道,与粪便混合,然后排出体外。入水后,大毛蚴孵化。毛蚴在水中游动,钻入中间宿主体内,发育成尾蚴。尾蚴继续发展,离开螺旋体并在水中形成囊或附着在水生植物上。如果囊尾蚴被牛吞食,它会沿着胆管或通过肠壁到达肝脏,并在胆管内寄生肝实质(
(1)症状。大多数感染这种蠕虫的牛患上了慢性病。Mild或中度感染,如脂肪较好,一般不会出现症状,严重感染时会引起疾病。该病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病牛有轻度发热,行动迟缓,腹泻,有时猝死。慢性型:该病常为慢性。表现为厌食、消瘦、贫血、粘膜苍白、颈下及胸腹下部水肿、皮毛粗糙紊乱、无光泽、逐渐脱落(
(2)预防。疫区春秋季节对牛羊进行一次处理,处理过程中的粪便要堆放发酵。不允许在潮湿的地面和低洼处喝水有肝片吸虫,也不在低洼潮湿地割草养牛。应严格检查牛的粪便,发现的蛋必须杀掉。粪便堆积发酵(
(3)处理。给牛注射硫代二氯苯酚(bieding),剂量为每100kg体重4-5g。这种药不溶于水,可以制成舔剂。给药2-3天后,粪便变软,4-5天后恢复正常(
中国黄牛网www.chinahuangniu.com 扫描:养牛业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