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县已连续6年实施退牧还草工程。被农业部、省西部开发办、省农牧业厅列为退耕还草项目县。已完成草原围栏建设1030万亩,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退牧还草工程是肃南县近年来实施的投资额最大的草原生态保护与治理工程,实施范围最广,群众受益面最广。自2004年以来,六个阶段f项目先后实施,完成草原围栏1030万亩,其中禁牧400万亩,休牧610万亩,轮牧20万亩,无休牧区天然草地补植改良281万亩,涉及全县近百个农牧村2700多名农牧民。总投资2.79亿元,其中中央投资2.03亿元,牧民以工代赈投资7545万元。严格执行围栏管理和保护、禁牧和休牧措施,全县签订与项目户签订合同,并与县长签发禁牧令和休牧令,坚决遏制违反禁牧令和休牧令的行为。近年来,累计退耕牲畜10万余头,使天然草地得到休养生息,植被得到有效恢复,草原生态逐步向良性演替方向发展。据监测调查,项目区天然草地草高增加6厘米至13厘米,总覆盖率增加11%至27%,优质丛生草比例提高到56%以上,亩产草量提高增加33公斤。根据1030万亩弃草量估算,绿草年产量可增加3.39亿公斤,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退耕还草工程也从低效高效、宽泛的依靠天空向现代高效的全屋饲养和半屋饲养转变了县域畜牧业生产模式。商品牲畜销售由秋季转为四季,有效增加了农牧民收入。在项目实施中,生态移民、小城镇建设、住宅小区建设相结合g基地建设和牧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成效显著。目前,全县已建成18个牧民集中安置点,建成砖、木、砖、混凝土结构的牧民房屋3652间。全县牧民定居率达51%。大部分牧民改变了水草生活方式,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小康房。居住环境和质量逐年改善,上学难,疾病、出行、发展、养老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刘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