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膳食结构和营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羊肉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具有肉精多、脂肪少、鲜嫩多汁、易消化、气味清淡等特点。同时,其生产周期短,生长速度快,饲养成本低,饲料报酬高,胴体品质好,经济效益显著,市场前景广阔,成为目前国际羊肉生产的主要趋势,美国的羊肉产量占其羊肉总产量的94%,法国为75%,新西兰为80%,澳大利亚为70%,英国为90%。羊肉
的营养特性羊肉是一种具有较高食用和药用生物价值的动物蛋白。与其他肉类食品相比,它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钙、磷、铜、锌等矿物质,中医认为它性温味甘。具有补气补肾、保暖、温中温肾、生肌增力的作用。对肺结核、气管炎、哮喘、贫血、心血管疾病、产后虚寒等虚寒性疾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羔羊是在出生后一年内乳牙阶段宰杀的羊肉。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羊肉具有以下营养特性
物理性状:
羊肉肌纤维直径小,剪切值低,持水性高(高于猪肉)。羊肉的含水量与猪肉相似。蛋白质持水性强,不变性,pH值接近中性,死后肌肉化学变化小,羊肉中粗蛋白含量(21.08%)与羊肉中粗蛋白含量接近山核桃(21.54%)和兔(22.6%),高于猪肉(18.03%);粗脂肪(1.65%)显著低于成年羊肉(2.8%)、羊肉(3.5%)和猪肉(6.7%);各种畜禽肉中胆固醇含量最低;总能量为21mj/kg,显著高于猪和鸡(6.3mj/kg)。因此,羊肉是一种理想的高能量、高蛋白、低脂、低胆固醇的营养保健食品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羊肉中钙、磷、镁、铁、铜、锌、锰等矿质元素含量为1.14%~1.15%,其中钙、镁含量高于牛肉相应部位,钾、磷含量略低Na含量与牛肉、猪肉相近。有VBL、VB2、VBS、VA等。VBL和VB2含量较高。这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能调节人体的平衡,改善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的缺乏(
氨基酸:
羊肉中含有高浓度的人体易吸收的必需氨基酸。其中赖氨酸、精氨酸、蛋氨酸和组氨酸的含量接近理想蛋白的含量,其余为理想蛋白的69.6%~87.5%。必需氨基酸利用率为92.75%,分别比猪肉和牛肉高0.57%和3.64%。尤其富含人体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如作为丙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等胶原蛋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羔羊
绵羊和山羊
绵羊和山羊肉用性能的影响因素在属、营养需要、利用方式和利用率、生长发育等方面存在差异,肉品生产性能和肉质。据报道,羊肉蛋白质含量为18.3%,能量值为9.801mj/kg,羊肉蛋白质含量为14.4%,能量值为15.575mj/kg;羊肉中精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含量高于羊肉,其他氨基酸的含量接近羊肉;绵羊粗脂肪含量为3.5%,猪粗脂肪含量为2.8%n山羊肉,主要沉积于皮下和内脏周围;羊肉最重要的特点是胆固醇在各种肉类中最低,羔羊仅为44.72mg/kg,成年山羊为60mg/100g,绵羊为70mg/100g(
在食品品质方面,羊肉色泽深,气味淡,持水性比羊肉高,蒸煮损失比羊肉低,剪切力和结缔组织强度略高,压痛程度和整体可接受性相似。但羊肉肉质多汁,相对致密柔软,横切面细,但不具有大理石花纹。
品种
品种的影响是影响羔羊肉性能的内在遗传因素,值得考虑成为首要因素。波尔山羊是世界著名的肉羊品种。有“羊肉之父”的美誉。生长快,产肉性能好。成虫最高屠宰率可达68%。它已作为杂交父本引入许多国家。南江黄山羊是我国唯一成功培育的肉用山羊品种。成羊屠宰率55%,净肉率42%。其肉质性状仅次于波尔山羊(
,杂交是利用杂种优势生产羔羊肉。其杂种优势直接影响羔羊的育肥效果。已经发展到使用三个或四个品种进行多重杂交。手风琴根据美国的研究,两个杂交羔羊的总产肉量比他们的纯种亲本高12%。多达四个品种,每一个新品种的产肉量可提高8%-20%。张宏平等研究表明,波尔山羊和南江黄羊杂交种1(BN)的平均宰前活重、胴体重、胴体产量和肉骨比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南江黄羊(NN)。肉质细嫩多汁,失水率、持水率、贮藏损失、熟肉率、肌肉剪切值、肌纤维直径与肉质无显著差异,而BN肌肉中蛋白质含量较低氨基酸中的ch,包括赖氨酸、蛋氨酸和苯丙氨酸(
。此外,在肉用品种或肥羊的胴体中,脂肪渗入肋骨的瘦肉中,在美国被称为“羽毛肉”。它的质量比低脂的好。此外,胴体上覆盖一层脂肪,可以隔离屠宰后的冷冻羊肉,减少羊肉的老化(
饲养方式
羔羊育肥有放牧、半舍饲和舍饲三种饲养方式。通过人工调节,改变绵羊的摄食偏好,控制运动量,减少无用消耗,提高养分利用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放牧条件较差的羔羊,育肥效果为舍饲>半舍饲>放牧(
营养
营养对羔羊肉用性能影响较大。王景源(1992)发现,与低能量低蛋白组相比,高能量高蛋白组日增重和屠宰效率均较高,且显著高于低能量低蛋白组。妈妈。Shangalal等人还认为,高能量日粮组安哥拉山羊的平均日增重、屠宰率、眼肌面积和背膘厚度均高于低能量日粮组,胴体瘦肉重、粗蛋白和浸出脂肪也相应增加。伽{~ar和比亚巴ni(1986)表明,高能量日粮组的胴体脂肪比例、体能日增重和总贮量显著高于低能量日粮组(高蛋白日粮的平均结果是增加和提高活重、饲料转化率、胴体重、瘦肉率和粗蛋白率,屠宰率和眼肌面积。卢永强等(2003)用四种蛋白质水平饲养小尾寒羊。在低蛋白水平下,日增重随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达到一定水平(23.0%)时,呈下降趋势。结果表明,粗蛋白含量为20.5%时,肥育效果最好。然而,NRC(1985)和大多数国外的报告表明最佳蛋白水平为18%。最近,Haddad SG等人(2001)表明,18%和16%的CP水平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
微量元素中,CA对胆固醇含量有影响。Park(1991)报道高钙饲料喂养的新生山羊肌肉中胆固醇含量略低,这与国内外对人、大鼠和家兔的研究结果一致。因此,提高日粮钙水平可降低人畜体内胆固醇含量(尤其是血清胆固醇含量),增加粪便胆汁酸和脂肪排泄量(
饲料类型
饲料类型影响羔羊的产肉性能和肉质。结果表明,香精的风味羊肉受百里香等芳香性饲料影响,风味清淡,品质提高。国外的一些实验证明,白三叶、苜蓿、油菜、燕麦等会影响羊肉的风味,但不吃1-2周后就可以消除。李发迪等(2001)研究表明,用甜菜渣代替小麦有利于羔羊对钙、磷的消化利用,提高羊肉品质。骨重高,钙、磷表观消化率高。羊肉失水率和熟肉率低;菜籽饼粕背最长肌粗脂肪含量高于豆粕,粗蛋白质含量高于豆粕许多试验研究证明,与成年绵羊相比,羔羊具有利用全体重的优势。根据玉米的生物学特性,全粮饲喂比压碎更有利于提高饲料转化率和日增重。全混合饲料(TMR)能满足动物营养需要。精、粗、各种添加剂充分混合,防止挑食,调节新陈代谢。与精粗分开饲喂相比,TMR更有利于提高羔羊的适口性、采食量、饲料利用率和育肥速度,已成为绵羊配合饲料生产的发展趋势不影响羔羊的肉性能。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育肥效果越好。随着年龄的增长。结果表明,肉质水分、粗蛋白和能量值下降,脂肪含量增加,肌纤维明显变硬,胴体品质下降,嫩度下降。曾永清等(1999)研究了年龄对肉色、干物质、大理石花纹、失水率、弹性、熟肉率、剪切值、肌肉脂肪、必需氨基酸、矿质元素含量等的显著或极显著影响,肌纤维直径和密度(
王维春(1997)报道了南江叶雌雄平均日增重2月龄、6月龄和1岁龄的低羊羔羊逐渐减少,公羔羊比母羔羊大;内脏脂肪重、屠宰率、瘦肉率和骨肉比逐渐增加。但建议老母羊屠宰率在45%左右,育肥羔羊或成年山羊可提高到50%~55%。吴伟等(2000)研究表明,100日龄断奶羔羊的平均日增重和净肉率显著高于4月龄断奶和育肥至10月龄的羔羊(P
性别
性别影响羔羊的生长发育。宝林等(2003)研究了Tib雌雄个体的生长发育速度伊坦羊从出生到性成熟期差异显著,公羔显著高于母羔,其生长发育速度和体重依次为:公羔>洁羔>母羔。公羔的饲料转化率比母羔高12%~15%
,性别也影响羔羊的质构和风味。公羊肉比较粗糙、坚硬,稍重;肌肉脂肪低于母羊和摩羯,水分、蛋白质和灰分高于摩羯。肌肉纤维直径为公羊>摩羯>母羊(P>0.05),性别对羔羊产肉量和营养成分也有影响(
Li Fadi et al.(2001)结果表明,公羔羊比母羔羊更具营养价值净肉率和内脂重较低;目前认为60天或20公斤是羔羊早期断奶的最佳年龄。戴江生等(2001)对不同断奶体重的羔羊进行了育肥试验,结果表明,羔羊体重在20kg左右时,日增重和平均效益最高。随着体重的增加,羔羊的纤维面积和直径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屠宰重量以15~16kg为宜,可提高屠宰率,增加眼肌面积,提高脂肪酸比例。中国有些人认为屠宰活重应该达到22公斤。目前国外羔羊生产主要采用3-4月龄断奶羔羊育肥至6月龄。活重40~50kg,胴体重22kg以上。macim(2002)发现50kg活重羔羊屠宰率最高,胴体品质优于45kg和40kg活重羔羊(
体部
不同部位对羔羊的食味品质有很大影响。曾永清等(1999)研究表明,各部位对肉的持水性、嫩度、肌肉脂肪、必需氨基酸和大部分矿质元素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U6]。姚树清等(1995)也得出结论。熟肉率、矿质元素和氨基酸含量羊眼肌的弹性模量高于股二头肌,剪切值、肌纤维直径和胆固醇含量也较低。郑灿龙(2003)报道了肉羊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除上述因素外,饲养管理、宰前处理、屠宰方法、阉割方法、季节等因素都会影响羔羊的肉用性能,在实际生产中应予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