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休克是由魏氏梭菌C型引起的一种毒血症。其特征是急性死亡、腹膜炎和溃疡性肠炎
1。病原体
韦氏梭状芽胞杆菌,也称为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属于梭状芽胞杆菌属。革兰氏阳性,可在动物体内形成荚膜。孢子在细胞的中心。细菌能产生α、β、ε、ι 根据毒素抗毒素中和试验,魏氏梭菌可分为A、B、C、D、E五种毒素类型。绵羊休克是由魏氏梭菌C型
2引起的。流行特征
该病发生于成年绵羊,尤其是1~2岁的绵羊。它通常流行于低洼潮湿地区和冬季春夏季节,主要通过消化道。它是一种地方病(临床症状
。C型魏氏梭菌在饲料或饮用水受到污染的情况下进入绵羊的消化道,并在小肠,特别是十二指肠和空肠中繁殖β 这种毒素能引起绵羊的疾病。病程较短,多数患者在出现症状前猝死。有时发现病羊从群中掉出来,躺在地上,表现出烦躁、虚弱或痉挛,数小时内死亡(
4。病理变化
尸检显示十二指肠和空肠粘膜严重充血和糜烂,部分切片可见大小不等的溃疡。这里有很多电子设备F在体腔内扩散,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形成纤维素絮状物。浆膜上有点出血。死后8小时,髂肌出现类血液、肌肉出血、气孔,与黑腿病
病变极为相似5.实验诊断
采集体腔渗出液、脾侧等病变材料进行细菌学检查;取小肠内容物进行毒素试验,以确定细菌类型(该病应与绵羊快速流行病、炭疽病、巴氏杆菌病等其他疾病相鉴别)。主要通过病原学检查和毒素试验(
来鉴别7.疫区防控措施
1每年定期接种羊瘟疫、肠毒血症、暴发三联疫苗或羊瘟疫、肠毒血症、暴发、羔羊痢疾、黑色流行五联疫苗。无论羊有多大或多小,都要皮下或肌肉注射5ml。接种2周后具有免疫力,保护期达半年(
2.加强饲养管理,防止严重感冒。当有霜冻时,不要在清晨放牧,避免食用霜冻草料(
3通过隔离病羊并将其转移到高干草场或草地(
可减少或阻止疾病的发生
4病程短,治疗往往为时已晚。如果病程稍长,可肌注青霉素,每次80-100万单位,每日2次,连续2-3天;口服磺胺嘧啶,每次5.6g,连续3-4次;也可用500-1000毫升10%-20%的石灰乳口服1-2次。如有必要,可在500-1000毫升5%-10%葡萄糖溶液中加入10%咖啡因10毫升进行静脉滴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