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片吸虫病是由寄生于绵羊肝脏和胆管的肝片吸虫和巨大肝片吸虫引起的
1.病原及流行情况:成体肝片吸虫在胆管内产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随粪便排出。在适宜条件下,卵孵化毛蚴的时间为10-25天。当它遇到中间宿主螺旋体时,会侵入体内,经过几个阶段的发育最终形成尾蚴。尾蚴从螺旋体中逃逸出来,附着在水生植物或水面上形成囊虫病。绵羊在吃草或喝水时会吃囊虫病,并感染该病。每年春、夏末、秋初发病
2.症状:病羊急性,早期发热,乏力,群外后退,叩击肝区半浊界扩张,压痛明显,贫血,黏膜苍白,数日内严重死亡。慢性病羊的主要表现为消瘦、贫血、粘膜苍白、厌食、嗜异性、皮毛紊乱无光泽、眼睑、颌下腺、胸腹部水肿、便秘腹泻交替(
3.病理改变:急性死亡时可见急性肝炎和贫血,慢性死亡时可见增殖性肝炎,胆管内可见蠕虫(
4.羊表寄生虫病
的防治措施(1)定期驱虫:每年驱虫2次春秋耳(
(2)药物:阿苯达唑5-15mg/kg体重,口服。或皮下注射20%碘油,每公斤体重0.5毫升。此外,驱蚊粉、四氯化碳、亚硝酸也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