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品种差异,牧草播种前应进行处理。如硬种子处理和接种根瘤菌,有利于种子萌发,保证播种质量(
许多豆科牧草种子的种皮有一层排列紧密的长柱状马氏体细胞,不易渗水,阻碍水分膨胀和发芽。苜蓿硬粒率为10%,草木樨硬粒率为39%。因此,在播种豆科植物之前,应该对坚硬的种子进行处理(
硬化处理
1),种皮可以用滚筒摩擦或用滚筒处理,也可以将豆科植物的种子与一定量的砾石和沙子混合,然后放入搅拌槽中搅拌、振动至种子表面粗糙多毛,但最好不要压碎种子(
2.土壤湿润或灌溉良好的地方可采用变温浸种。通常,种子在热水中浸泡一天一夜,然后捞出。在白天,种子被暴露在阳光下,晚上被转移到凉爽的地方。为了使种子保持湿润,常常要加些水。种子大多膨大时,可根据含水量(
3.酸处理:在种子中加入硫酸或盐酸,与种子混合均匀。当种皮出现裂痕时,用流动的水冲洗种子并稍微干燥(豆科牧草接种了根瘤菌)ia
能与根瘤菌共生固氮,但豆科牧草根瘤的形成与土壤中根瘤菌的数量密切相关,尤其是在新开垦的土地上首次种植豆科牧草,或在同一地块上再次种植,或种植在过于干燥、高酸性的地块上,为了提高豆科牧草的产量和品质,应将根瘤菌混和以增加根瘤数
。用根瘤菌接种豆科牧草时,首先应根据牧草的品种确定根瘤菌的种类,然后掌握科学的接种方法。目前临床上广泛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三种:干瘤法、鲜瘤法和种子包衣法干结瘤法是选择盛开期豆科牧草的根部,用水冲洗,置于避风、阴暗、阴凉、不易曝晒的地方,使其在阴凉处缓慢干燥,播种前磨成拌种料(鲜根瘤法是用少量水稀释根瘤菌或磨碎干根,与熟土混合在20~30%范围内℃25℃培养后℃ 接种剂与待播种的种子混合3-5天(
3。根瘤菌接种是将根瘤菌制剂按说明书喷入细菌溶液中。用根瘤菌拌种的标准比例是1公斤种子与5克混合细菌制剂。为了避免杀死根瘤菌,被根瘤菌包衣的种子不应在阳光直射下接种,被根瘤菌包衣的种子不应与生石灰或大量肥料接触(另外,一些禾本科牧草的种子往往有芒、颖片等附属物)。这些附属物在收获和加工过程中不容易移除。为了保证种子的播种质量和干燥、清洗的顺利进行,应将种子取出。遮篷可以用遮篷机或环压机
除去。其它科牧草,无论是蓼科牧草还是菊科牧草,在播种前都要浸种。方法是浸种在温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水温和浸泡时间可根据种子特性确定。例如,川野松香草的种子要浸泡30分钟℃ 播种前浇水12小时,然后播种;在播种前,鲁梅克斯应该用布把种子包起来,在40℃的水里浸泡℃ 6-8小时,取出晾干。发芽15-20小时后,约70%-80%的种子在胚壳破裂时播种。在土壤湿度良好的情况下,可直接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