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总结了20多年来牧区水利发展模式,树立了牧区水利“小发展、大保护”的生态意识,采取合理开发,以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牧区水资源为核心,按照“水量平衡、生态平衡”的原则,合理确定牧区水利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式,“草畜”和牧区水资源承载力项目布局和重点建设以节水为中心的高效灌溉饲草基地,加快发展内部收益率垦殖牧草地,有条件地发展人工改良草地灌溉,对“建设小绿洲,保护生态”发挥重要作用,努力缓解草原畜牧业的压力。同时,要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减少畜牧业生产对草原的干扰和影响,为草原提供或创造培育和生存的机会,不断增强草原生态的自我恢复能力,10年内实现草原生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