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牛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又称粘膜病。腹泻、口腔和食管黏膜炎症和糜烂是主要症状。所有年龄的牛都易受感染。有许多慢性和潜伏性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为高发季节。绵羊、山羊、猪、兔、鹿等动物易感(
[症状]
(1)急性:多发于2岁以下犊牛,死亡率也较高。发病初期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明显,体温40~42℃℃ ° C流鼻涕、咳嗽、流涎、气短,厌食,其次是水样腹泻、恶臭,可持数天至数周,然后逐渐增厚,夹杂粘液和小气泡。鼻腔干燥,表皮脱落,常伴有蹄叶炎症和指间皮肤糜烂坏死,跛行。成年奶牛的症状严重程度不一,可导致怀孕奶牛流产,停止奶牛泌乳。耐受性强的奶牛可获得很强的免疫力(
(2)慢性:跛行、球关节红肿、蹄冠充血、蹄壳拉长弯曲,类似脚腐、间歇性腹泻、食欲正常但消瘦(
[治疗]
目前,没有疫苗和有效的预防措施n和控制方法。对患病动物应尽快消毒隔离或及时处死,对症处理(
(1)输液:复方氯化钠、葡萄糖注射液、强心剂、维生素C、抗生素等全身治疗,辅酶A等辅助药物
大量口服补液盐
影响疾病发生的因素有:(1)长途运输或频繁迁徙,造成过度疲劳和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导致牛的身体抵抗力下降。② 阴湿季节管理不当、室内寒冷或气候突变、寒流等原因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