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资讯 - 养殖新闻 - 干旱地区种草的六点建议

干旱地区种草的六点建议

编辑:养殖网 浏览: 365次

针对近年来黄土高原持续干旱、灌溉条件有限的现状,业内专家就旱作条件下如何种草(

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引进耐旱性极强的牧草或木本饲料作物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如桑树抗旱速生,扦插成活率达80%以上,种植时不需浇灌种植用水。能适应年降水量180~300mm的气候条件,相当于荒漠化草原地区,特别适合该地区的沙地种植。桑叶粗蛋白含量的研究灰分在25%左右。桑叶可用于牛、羊、骆驼、兔、猪的饲养,可显著提高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旱作条件下,桑树种植后第一年亩产1800公斤,可喂一只羊。第二年后,可饲养1.5-2只羊。2001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值得推广的新型饲用作物(

2.科学的种植面积和利用模式。种植面积应根据牲畜需求(如种植1亩籽粒苋可养猪20-30头)和干草市场规模确定。在利用方面,以青饲料为最佳,其次是sil年龄,以保持最佳养分的饲料(

3。草种应匹配,产量应稳定。一般来说,应尽量采用2-3个草饲组合,利用其不同的株高和营养互补性,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品质,提高抗灾能力。目前间作模式主要有沙打旺与柠条、苜蓿与沙棘、青玉米(或苋菜)与豌豆、甜高粱与大豆

四是长短结合,定期使用。多年生牧草具有一次栽植多年、稀疏、生长量低的特点第一年,可与当年速生一年生牧草作物相结合,充分利用光热水资源,达到长期为畜禽提供优质饲料的目的。例如,多年生苜蓿可以在第一年与籽粒苋间作。同年可收获苋菜青饲料3000-5000公斤。它还可以抑制苜蓿田的杂草。第二年后,苜蓿将茁壮成长并移栽。另外,在黄土高原地区,苜蓿的生育期比粮食长60-70天,这对充分利用光热水资源十分有利(第五,加强苜蓿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改善供水条件。水是农牧业发展的命脉。如果我们能努力集水,草的问题就大有希望了。因此,业内专家认为,西北地区农民通过多种方式截留雨水作为补充灌溉水源,值得推广。其中一个办法就是建“水窖”。这种水窖不占土地,每个水窖能储存30-60立方米的水,只需1亩地,对旱作农业意义深远。在甘肃省永登县,籽粒苋在播种和播种过程中只种植了两次灵台。亩产苋菜青饲料1.4万公斤,产量可观。当然,灌水措施必须与“三种七枝”密切配合才能见效(6.及时采收,注意产后加工)。为了保证牧草的产量和质量,必须掌握最佳刈割时间。例如籽粒苋应在开花初期(茎叶蛋白质含量约为18%)进行切割。如果在种子收获后再收获秸秆,蛋白质含量会下降到5-8%,明年的秸秆会下降到3-4%,这是一个遗憾。割草后,如果要准备冬季使用,就应该把它摊在地里晾干晒干后,再碾碎成草粉或制成颗粒饲料。也可以切成地窖青贮(籽粒苋菜应与玉米对半混合)。专家一再强调,经过吹风、淋水、暴晒后,明年所有秸秆的营养成分都降低到可以忽略不计的水平,适口性很差,因此不可取(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养殖新闻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养殖交易信息
养殖百科 查看更多
养殖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