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资讯 - 养殖新闻 - 小反刍兽疫(羊瘟)的防治措施

小反刍兽疫(羊瘟)的防治措施

编辑:养殖网 浏览: 221次

小反刍兽疫俗称羊瘟,又称假小反刍兽疫、肺肠炎、口腔炎、肺肠炎复合物,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兽,以发热、口腔炎、腹泻为特征,腹泻和肺炎

病原菌

小反刍兽疫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和麻疹病毒。它具有与牛瘟病毒相似的理化和免疫学特性。病毒是多形性的,通常是粗糙的球形。病毒的核衣壳是一个中空的杆状螺旋,带有特征性的亚单位和一个荚膜。这种病毒可以在睾丸上增殖胎羊肾脏、胎羊和新生羊的细胞和Vero细胞,产生细胞病变(CPE)形成合胞体(小型反刍动物鼠疫的潜伏期为4-5天,最长为21天)。自然疾病只在山羊和绵羊身上发现。这种病在山羊身上很严重,有时在绵羊身上也很严重。一些康复的山羊嘴唇上出现了口疮。感染动物的临床症状与感染牛瘟的牛相似。急性型体温可达41℃ 持续3-5天。受感染的动物烦躁不安,背部毛发暗淡,口鼻干燥,食欲不振。粘液脓性鼻漏,呼出恶臭气体。在发烧的前4天,口腔粘膜充血n、 颊粘膜进行性广泛损伤,导致流涎,随后出现坏死性病变,口腔粘膜开始出现小而粗糙的红色浅表坏死性病变,后来变为粉红色,感染部位包括下唇、下牙龈等。在严重病例中,牙垫、腭、颊、乳头和舌头出现坏死性病变。后期出现血性水泻,严重脱水、消瘦,随后体温下降。出现咳嗽和呼吸异常。发病率高达100%。严重暴发时死亡率为100%,轻微暴发时死亡率不超过50%。幼畜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他们是我国规定的一种疾病(病理机制

尸检病理变化与牛瘟感染牛相似。病变从口腔延伸到肿瘤网络。结膜炎、坏死性口炎和其他肉眼可见的病变可在受影响的动物身上看到。严重的病例可以扩散到硬腭和咽喉。瘤胃、网状肌和腺瘤病变少见。病灶常有规则的轮廓糜烂,伤口出血。可见肠糜烂或出血。特征性出血或斑马纹在大肠中很常见,尤其是在结肠和直肠的交界处。淋巴结肿大脾脏坏死。鼻甲、喉、气管等处有出血点,支气管肺炎的典型病理改变(

由于对胃肠道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有特殊的亲和力,可引起特征性病变。感染细胞中常出现嗜酸性胞质包涵体和多核巨细胞。在淋巴组织中,小反刍动物鼠疫病毒可引起淋巴细胞坏死。脾脏、扁桃体和淋巴结细胞被破坏。可见多核巨细胞,胞浆内有嗜酸性包涵体,核内包涵体较少。在消化系统中,病毒会导致消化道上皮细胞坏死马尔基氏层深部,感染细胞核固缩、核破裂,表皮生发层形成多核巨细胞,内含嗜酸性细胞质内含物(

防治措施

本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在发病初期使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可以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在洁净的国家和疫区,应严密封闭、屠宰、隔离、消毒。该病的预防和控制主要依靠接种牛痘减毒疫苗(

1)。因为病毒与牛瘟的抗原有关牛瘟病毒减毒疫苗st病毒可用于免疫绵羊和山羊,预防小型反刍动物的鼠疫。用减毒疫苗制备的牛瘟病毒抗体能抵抗小反刍兽疫病毒的侵袭,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2.目前小反刍兽疫病毒减毒疫苗,常见的小反刍兽疫弱毒疫苗有尼日利亚7511弱毒疫苗和sungri/96弱毒疫苗。该疫苗无副作用,能交叉保护各组毒株的攻击性感染,但热稳定性较差

3.小反刍兽疫病毒灭活疫苗该疫苗是由p感染山羊的病理组织,通常用甲醛或氯仿灭活。证明甲醛灭活疫苗效果不理想,氯仿灭活疫苗效果较好(

4。麻疹病毒表面糖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H蛋白和N蛋白作为亚单位疫苗都能刺激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抗体能中和小反刍兽疫病毒和牛瘟病毒(

5。嵌合疫苗是用牛瘟病毒的糖蛋白基因替代牛瘟病毒表面相应的糖蛋白基因小反刍动物病毒。该疫苗对小鼠疫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将小反刍兽疫病毒F基因插入羊痘病毒TK基因编码区,构建重组羊痘病毒疫苗。重组疫苗不仅能抵抗小反刍兽疫病毒的攻击,同时预防羊痘病毒感染(

用药指导(

羊舍用碘制剂消毒剂消毒,每日2次(

绵羊血清联合刀豆球蛋白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续2天(

妊娠母羊每日2次根据e处理量。两天后,脓区出现结痂,完全恢复正常。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养殖新闻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养殖交易信息
养殖百科 查看更多
养殖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