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自治区科技厅获悉,宁夏畜牧工作站与日本国际合作基金会和中国农业大学合作,首次在我区开展了以品种改良、犊牛家养、集中育肥和屠宰加工为主要内容的高档肉牛生产综合配套技术引进和综合示范。该项目的引进和发展填补了宁夏高等级肉牛生产技术的空白,标志着宁夏高等级
肉牛的育种技术达到了先进水平。肉牛产业是我国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六盘山地区和黄河灌区已形成两条肉牛产业带。2010年,全区肉牛总数达到174.4万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引进应用了优质肉牛品种“安格斯”和“河牛”,通过冷配改良优质奶牛1100头,育成优良犊牛807头,犊牛初生重30kg以上;育肥育优质肉牛429头,平均活重706.7头,胴体重447.4头,屠宰率63.4%,净肉率
56.7%。肉质等级在售肉牛全部达到a级以上,其中A3级以上肉牛占35%,高档肉牛头平均值达到3.2万元;有2个高档肉牛养殖合作社和3个育肥场,带动农户301户。养殖优质肉牛的农民增收1500余元,新增经济效益660余万元。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建设优质高效的肉牛产业化生产模式,促进肉牛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