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气是妊娠母羊下腹和后肢的一种水肿,通常发生在分娩前15天左右。由于气血失调,胎气不畅,故称为胎气(
1。病因:外感风寒,内伤,孕期阴凉,进食不规律,少动手术,导致气血失调,气滞气浊,导致胎儿不适(
2.症状:发病初期精神、食欲无明显变化,下腹部(包括乳房、会阴)及四肢出现水肿,动作缓慢,有时腹胀、气喘。轻度疾病患者通常在分娩后几天内,肿胀会自行消失。重病患者有时表现为精神萎靡、干燥、食欲不振、拘束脚步,甚至躺在地上。一般来说,脉搏变化不大,口色清晰,口液通畅(
3.处理方法:将病羊放在温暖舒适的羊舍内,在地上放一层柔软的干草,定期清洗。每天把羊从棚里拿出来,慢慢走3-4个小时。增加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饲料。不要喝冷水。取当归12g、地黄12g、白芍10g、川芎8g、芝士6g、青皮5g、红花3g为细粉,漂洗用沸水冲服,温热灌胃,1剂/天,一般连续5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