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资讯 - 养殖新闻 - 奶牛寄生虫病的危害的防治

奶牛寄生虫病的危害的防治

编辑:养殖网 浏览: 398次

寄生虫的危害可概括为:

与动物机体争夺营养,吸收血液和组织液,降低饲料报酬,影响生产能力,降低产品质量,投入产出不成比例(

体外寄生虫活动可引起皮肤瘙痒、易怒,持续的瘙痒和舔舐,影响进食和休息,引起皮肤皲裂(如疥疮等)或穿孔(牛皮癣),影响皮肤质量(

蠕虫的迁移引起机械损伤、炎症或器官和组织损伤,干扰生命活动,甚至导致死亡(

释放代谢物或毒素,引起不良反应,免疫抑制,降低疾病抵抗力,无imm寄生虫引起的粘膜损伤打开了其他病原体进入的大门,引起并发症,并传播其他疾病。如病毒(猪瘟等)、细菌(疟疾)、原生动物疾病(炭疽、附红细胞体)等(

影响生殖性能,不孕或死胎(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实际生产中威胁人类健康(如隐孢子虫病)(

),犊牛和泌乳牛是最易受伤害的对象,造成的损失最大,可造成犊牛营养不良、体弱、生长停滞甚至死亡;奶牛生产性能表现为产奶量下降、乳脂率低、产奶高峰期短、易流产等根据俄罗斯斯克里亚宾院士蠕虫研究所的研究资料,肝片吸虫病使奶牛产奶量降低10%-20%,幼牛体重降低5%-15%;肺丝虫病导致体重下降27%,死亡8%;结果表明:幼牛体重下降8%,产奶量下降9%,皮革品质下降50%~55%;蛔虫使体重增加减少30%;但螨病的经济损失较大,难以计算(

国内奶牛业需要提高防虫护理意识,加强基层管理水平哺乳期,加强预防用药,降低奶牛发病率。随着天气的日益变暖,大量虫卵开始恢复繁殖,这是整个牛群驱虫的好时机。定期驱虫可以改善肉牛的体格,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强调治疗而不是预防的旧观念已逐渐被摒弃。预防重于治疗的思想逐渐被奶农所接受,并对奶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射驱虫药。过去,敌百虫、左旋咪唑、阿苯达唑、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等药物因其毒性高、耐药性强、驱虫谱窄、弃奶期长、药效维持时间短等缺点,逐渐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具有预防、治疗、广谱、安全、长期、无毒、无药物残留等优点,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2006年9月,农业部批准了一种新的驱虫药April,该药在我国自主研发,居世界第一,被评为国家二级兽药新药。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安全,无残留,无需排放rd乳在哺乳期,保护期42天,已成为我国奶牛唯一的保健品。近日,在农业部举办的奶牛“金钥匙工程”中,阿普利被纳入系统,成为奶牛除虫保健的重点推广产品。4月份是国家“十一五”重点项目,是农业部重点推广的产品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养殖新闻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养殖交易信息
养殖百科 查看更多
养殖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