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不食是由消化和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多种疾病的总和。虽然死亡率较低,但对泌乳犊牛的产奶质量、产奶量和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给养殖业带来经济损失(
病原学
多发生在产后和泌乳高峰期。发病原因是奶牛代谢紊乱,含糖粗饲料不足,蛋白质或脂肪饲料比例过高,奶牛代谢能负平衡;在干奶期,管理不善,摄入过多,给胃肠道造成严重负担和消化功能障碍;过量的浓缩物摄入和粗粮不足导致轻度瘤胃酸中毒和胃酸过多;其他疾病如前胃乏力、感冒、子宫内膜炎、乳腺炎等(
预防措施
由于本病多发于产后和哺乳高峰期,应加强奶牛产犊前后的饲养管理,减少产奶前一周的饲料量,产犊前三天将饲料减半,产犊当天只供应足量的热麸皮、盐水或温盐水。在产后一周内可根据奶牛的食欲和脂肪状况增加精料的投喂量,一周后可转为正常投喂。建议尽早给犊牛喂食对一些虚弱的母牛来说。应根据奶牛的身体状况增加矿物质、维生素和蛋白质饲料(
加强牛舍环境卫生。分娩前后牛棚温度适宜,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地面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垫草要柔软干净,做好防寒工作(
药物预防:分娩前1-2小时及时注射青霉素和链霉素可有效预防产后厌食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