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种选择
根据牧草品种抗旱性和抗寒性的差异,结合春旱对土壤水分影响的强度和范围,筛选出耐低温、成拱能力强、苗期抗旱的牧草品种。在相对干旱贫瘠的土地上,可以种植苜蓿、沙打旺、红三叶、白三叶等豆类牧草,也可以种植高羊茅、苏丹草、甜高粱等禾本科牧草。在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上,可种植墨西哥玉米、高丹草、欧洲菊苣、籽粒苋、川野松香草、俄罗斯饲料等高产品种(
2.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筛选和干燥,以获得更均匀的种子;筛选出的牧草种子纯度应在96%以上,纯度应在98%以上。为提高种子发芽率、抗病性和出苗均匀性,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日光曝晒3天(施肥引水
),再结合整地和施用有机肥,一般每亩施用1.5-2吨有机肥。土壤增施钾肥可降低牧草幼苗蒸腾损失,提高水分利用率,增强抗旱性;一般情况下,每天施用3-5kg氧化钾为宜亩配合播种。施化肥时,应深施化肥,做到种肥分离,避免烧籽、烧幼根,影响出苗(
4.土壤水分较差的地块,应进行土壤水分生产播种
,所有可利用的水源应最大限度地产生土壤水分,尤其是用于种植牧草。在穴内种植墨西哥玉米、甜高粱、高粱或菊苣时,播种深度一般为2-3cm,然后覆土促苗出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