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01栽培牧草的病虫害主要通过牧草传播,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消毒。紫花苜蓿和其它牧草的菌核病、菌丝病和麦角病可以通过盐水浸泡或筛选的方法消除。豆科牧草的叶斑病、根瘤菌、赤霉病、黑穗病和松黑穗病可用1%的石灰水浸泡。苜蓿和玉米的种子可以用福尔马林浸泡。菲醌可用于三叶草的种衣剂、草的茎黑穗病和豆类的环腐病。福美双、威秀灵等药物也适合用于种衣剂。温水浸种也能防治多种病害,这是种庄稼的常用方法。特别要注意的是,草籽一般都很小,幼苗生长很慢。因此,种草的苗床应集约栽培,并配施足够的基肥,以促进苗木生长。同时,播种前应清除苗期可能感染的杂草(
2.播种期、播种量和播种方法
① 播种期可分为春播、夏播和秋播。一般来说,当土壤温度上升到种子萌发所需的最低温度时,更适合在土壤水分好、杂草少、危害小的时期播种病虫害。干旱地区主要考虑土壤水分,寒冷地区主要考虑越冬牧草(
2)一般大粒种子播种量大于小粒种子;刈割草地播种量大于刈割草地;播种量大于播种量,播种量大于穴播量;播种量应高于早春气温较低或干旱地区春季气温上升较快或潮湿地区的播种量;在种子质量差、土壤条件差的情况下,应增加播种量(
③ 播种方法包括钻孔、播种、播种施肥沟播
钻孔是指定期成排播种,覆土的方法。在潮湿地区或有灌溉条件的地区,行距一般在15厘米左右;在干燥条件下,通常使用30厘米的行距。采种草地的行距一般为45-100cm(
播种是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轻轻地耙土。在寒冷地区,冬季种子可以散播在地上而不覆盖土壤,通过冻融的自然作用埋入土壤中(
施肥播种是播种时在种子下面施肥,施肥深度一般为4-播种深度以下6cm,以磷肥(磷肥)为主,旱地、半旱地土层较厚可采用沟播。方法是用机械、畜力或人力开沟,将种子撒在沟的湿土层上。犁沟不耙平,在当年或生长季结束后,再耙平。这种方法也可用于高寒地区提高牧草越冬率(
4。播种深度由种子大小、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质地决定,一般为2~4cm。在沙质土壤中,小种子播种深度约为2cm,大种子播种深度为3~4cm。黏性壤土1.5-2厘米,土壤中黏性越大,土壤的肥力越大播种深度越深
3.牧草、豆类和禾本科植物混播是一种常见的方式。混播构件的选择应充分考虑经济利用的目的和不同利用条件下构件的变化。牧草的寿命、分蘖(分枝)特性和株型与混播成员的选择密切相关。这方面的基本内容之前已经介绍过了,下面重点介绍了混播的基本方法:
同级播种:各种牧草一行播种,行距15cm(
交叉播种:一种或多种草与另一种或几种其他草垂直播种(
间播:当播种了三种以上的牧草,每种牧草交替播种(
宽窄行对应播种:15cm窄行与30cm宽行交替播种(
播钻:播钻结合(
4.保护性播种
,以减少杂草对草苗的危害,提高播种当年的单位面积产量,防止水土流失,常在一年生作物下播种牧草,称为保护性播种,一年生作物称为保护性作物。一般来说,保护性作物的分蘖少,成熟早,初始生长速度慢。要在生产中满足所有这些条件并不容易,但是这些条件在选择和保护农作物时必须充分考虑。小麦、大麦、燕麦、豌豆、苏丹草、谷子、玉米、高粱和大豆可作为保护性作物。牧草种类、地域类型、土壤条件、生产条件、经济利用等因素决定了保护性作物的选择,也决定了是否采取保护性播种。由于保护作物将严重影响牧草在前1-2年的生长,特别是在干旱地区,因此保护播种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保护播种的基本方法是保护作物与多年生牧草之间的打孔、交叉播种和行间打孔,而行间钻井在钻井中有很大的优势(
为降低作物对牧草的抑制作用,应及时收获作物,冬前应留有一个月以上的牧草独立生长时间。如果受保护的作物因施肥或气候原因生长过于茂盛,则可以完全或部分切断。部分牧草第二年生长缓慢,需加强除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