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资讯 - 养殖新闻 - 饲养环境管理

饲养环境管理

编辑:养殖网 浏览: 340次

1.温度

温度是孵卵的首要条件。温度与饲料的温度调节、摄食、运动、消化吸收密切相关。要求温度恒定,分布均匀,热源不应集中,使雏鸡在中心点附近取暖。温度是否合适,不仅取决于体温计,还取决于鸡的心理状态和活动规律。温度正常时,雏鸡非常灵活,食欲旺盛。雏鸡均匀分布在育雏的温度源周围,叫声轻,羽毛光滑明亮(

温度很低,雏鸡行动缓慢,聚集在温度源或墙角附近,胃口不好,羽毛蓬松。小鸡太冷时,会扎得很紧,有时高达五六层,半径几十厘米。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孵卵,这是所谓的堆积。采集时,雏鸡由于新陈代谢正常,无法排除热量,因此雏鸡容易过热、过湿。鸡窝里缺少空气会使雏鸡出汗、感冒、呼吸困难,甚至昏厥。在严重的情况下,他们中的许多人将会死亡。当鸡群被发现时,应及时用手或大声叫喊驱赶。这项工作是称为打桩,打桩在孵卵前三天尤为重要。除了扎堆,还要及时提高育雏温度,阻断通风,营造温暖舒适的育雏环境。另一种有效防止群聚的方法是在育雏时使用保护措施(

气温较高时,雏鸡情绪低落,远离温度源,大量饮水,张口呼吸,食欲差,长期高温,生长缓慢,喙、爪和羽毛干燥,缺乏光泽。此时应根据鸡的表现,减少热源,增加通风(

2,湿度

指相对湿度保持室内空气的湿度。高湿度为病原菌和寄生卵的繁殖创造了条件,尤其是球虫病、大肠杆菌病和真菌病,影响鸡的健康和成活率。在南方,过多的湿度会影响鸡的水分代谢,为细菌和一些寄生虫提供良好的繁殖条件。因此,必须保持地面干燥。在北方,特别是利用暖炕温床饲养雏鸡的条件下,由于地面水分不断蒸发,室内湿度低,容易造成雏鸡脱水消瘦,影响食欲,或造成室内扬尘,引起呼吸困难雏鸡的鼠疫。在这个时候,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增加空气中的相对湿度。鸡舍适宜湿度为0~10日龄70%~75%,11~20日龄65%~70%,后期55%~60%。然而,室内的湿度往往受外界气候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在露天鸡舍。因此,雨季需每天更换垫层料1~2次。最基本的要求是保持地面干燥,尤其是在南方。在经常潮湿的地区,鸡舍应该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最好建育雏棚。在北方,通常是由于空气中的相对湿度空气过低,特别是在使用暖炕温床育雏的条件下,由于地面水分不断蒸发,室内湿度过低,空气干燥,灰尘过厚,会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这时,可以给地面浇水来调节湿度。3.密度

育雏密度是指每平方米鸡舍面积饲养的鸡的数量。密度不仅与鸡在飞机上的活动、饮水和饲养有关,还与室内气体的污染和交换、地面的污染程度以及啄食习惯和应激等问题有关。这取决于品种,孵卵方法和季节。如果密度太小,会浪费场地,浪费保温动力,增加设备成本;当密度过高时,活动范围小,经常互相踩踏,食睡不适,虚弱的雏鸡无法争食,出现比较落后的雏鸡,或造成啄食上瘾。此外,由于密度高,鸡排泄的粪便较多,鸡舍内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湿度过大。由于空气污染,影响了鸡的生长速度和种群均匀度。因此,定期调整鸡密度是提高成活率的重要措施(

不超过3%每群鸡1000只,最佳数量在1000-1500只左右,大量育雏时,育雏室可分为几个育雏栏。目的是防止鸡因低温或食物堆积而死亡。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在孵化前后将鸡分成小组。各组宜减少弱、不规则鸡的数量。如果你不知道孵化的时间,在放置新生雏鸟时,留下一两个空的圆圈。观察雏鸡群时,抓住一部分弱小的雏鸡,放入空圈中饲养。弱小的小鸡的小圈应该尽可能接近温度育雏室的e值较高。小鸡长得很快。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调整相应的饲养密度。如前1-7天,摄食密度为45-55每平方米,8-14天,30-40每平方米,15-21天,20-30每平方米,22天至繁殖期结束,摄食密度约为20每平方米。相同数量的鸡,第3周的饲养面积是第一周的两倍,第4周的饲养面积比第3周大50%。在地面上饲养时,密度应较小,在多层网箱中饲养时,密度可略有增加。密度调节可与外壳结合使用调整。当密度适宜时,雏鸡应均匀分布在围栏内,无明显堆积,舒展自如(

4,通风

雏鸡新陈代谢旺盛,特别是在高密度饲养条件下,由于呼吸和粪便中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氨和硫化氢,如果不及时消除,会长期影响雏鸡的正常生长发育,降低机体抵抗力,诱发呼吸道疾病;在正常情况下,当人们进入育雏室时,会感到异味和刺激,这表明氨和二氧化碳的浓度超过了标准低量程。此时,应加强通风和排气。在实际工作中,通风要考虑保温,注意避免空气对流和冷风直接吹鸡,可在向阳侧适当开窗,开窗时间一般为0.5-1小时/次,最好采用低速小排量排风扇,间歇性排气(不要打开车窗)(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养殖新闻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养殖交易信息
养殖百科 查看更多
养殖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