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商品蛋鸡约有14亿只,养殖水平不高。雏鸡的生长发育、成活率和鸡群的均匀性直接影响成鸡的抗病性、成鸡的产蛋量、产蛋高峰期的持续时间,甚至整个养鸡业的经济效益(
1)温度
是育雏成功的关键。为了提高床上用品的温度,在喂食前提前预热是非常重要的。雏鸡的保暖御寒能力不强,自我调节体温的能力很弱,对外界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差7-8周大。温度在中午调整了。室温保持在35℃以上℃ 前三天,然后下降到0.5℃ / 直到21岁℃. 温度是否正常取决于鸡的表现。如果鸡肉分散均匀,能自由活动,不扎堆,不尖叫,那么温度是合适的。采用多层育雏笼的养鸡场,在保温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育雏笼上下层的温度平衡,避免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
2湿度
新生雏鸡的含水量为75%,一开始温度很高10d,干燥,采食量和饮水量低,需湿65%~70%;14日龄以上饮水量增加,需水量约为60%;同时,要避免灰尘和绒毛飞扬,引起呼吸道问题。14日龄以后,应进入球虫高发期,注意控制湿度(
3饮用水
经过短途运输后,鸡应先休息1-2小时再饮水,饮水2小时后再开始喂养;长途运输后,饮水前需休息1-2小时,饮水5-6小时后开始喂食。饮用水应开水至室温。在水中添加电解质和葡萄糖可降低雏鸡的应激反应(
4雏鸡饮水充足后应及时饲喂。第一次喂食可添加每日2-3倍的饲料,使雏鸡能快速进食。这可以刺激鸡的食欲。及时清理旧料,定期对料槽进行消毒。当雏鸡达到7~9日龄时,应增加饲料厚度,以减轻断喙引起的应激
5通风
雏鸡代谢旺盛,鸡粪中释放出氨。室内环境不好,会影响人的正常活动肉鸡多食,影响机体生长发育,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增加疾病感染几率,并不同程度地阻碍鸡的生长发育。因此,要特别注意育雏室的通风,确保进入鸡舍后没有强烈的刺鼻气味。在早春、晚秋和冬季,可以在鸡吃东西的时候进行。当鸡在吃东西时,它们处于活跃状态,温度下降了2摄氏度℃ ~ 4℃ 对鸡的身体没有影响,但要避免直达风。等鸡喂食完毕,当鸡群中有三分之二的鸡开始进食或正在饮水时,结束比赛道指。鸡休息时严禁开窗通风(
6光
能改善鸡的新陈代谢,提高红细胞血红素含量;促进体内钙、磷的代谢。实践证明,光的长度和强度、光的颜色和波长、光刺激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暗期是否持续,将对鸡的活动、摄食、饮水、身体发育和性发育产生重要影响。第一周采用24h光照,第二周采用19h光照,第三周封闭鸡舍采用8h/D光照。每15平方米鸡舍,40 W l第一周将灯泡悬挂在离地2m处,第二周使用25W灯泡(
雏鸡的饲养管理还包括饲养密度、破喙、保持环境安静、做好卫生消毒、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等,定期驱虫、防病等。5周龄雏鸡的身体状况对蛋鸡的生产性能有重要影响。因此,蛋鸡的饲养管理是养鸡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