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的采食量除与日粮中代谢能含量有关外,还与室内温度条件有关。在适宜温度下,采食量变化最小,但在低温下,为了保持体温恒定,肉鸡的能量需求量增加,总采食量也增加。此外,肉鸡在育肥期需要快速增重,对日粮能量的需求也会显著增加。在增加能量需求和食物总摄入量的情况下,为防止蛋白质摄入过多造成的损失,可适当提高膳食能量水平。它的脂肪含量很高在寒冷的冬季或育肥期,膳食中可添加1%~5%的脂肪。肉鸡日粮中脂肪的适宜添加量为前期0.5%,后期5%~6%(
2.蛋白质与氨基酸
的辩证关系蛋白质是一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在体内水解后形成多种氨基酸。事实上,饲料中蛋白质的质量取决于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是否与肉鸡体蛋白的组成相一致。饲料蛋白中所含氨基酸不全面或比例不合适,肉鸡饲后利用率不高,说明肉仔鸡对氨基酸的利用率较低饲料蛋白质量差。相反,如果饲料蛋白质中氨基酸(特别是必需氨基酸)的比例平衡,蛋白质的利用率就高,说明饲料蛋白质的质量是优良的。因此,蛋白质的生物利用度不取决于蛋白质含量,而取决于蛋白质利用率。两种以上的蛋白饲料混合使用比单独使用效果好。这是因为饲料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不平衡。如果几种饲料配合使用,可以相互借鉴,使饲料中氨基酸的比例更加合理,从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氨基酸有很多种,但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有20种。其中有些不能在肉鸡体内合成或合成量不能满足需要,必须通过饲料供应。这些氨基酸是必需的氨基酸。如果必需氨基酸摄入量不足,很难充分发挥肉鸡的生产能力。人体必需氨基酸有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精氨酸、组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等10种。肉鸡日粮中还含有10种必需氨基酸,包括甘氨酸、胱氨酸和酪氨酸(
,而不仅仅是总氨基酸量蛋白质,还要考虑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不足的部分需要补充。肉鸡日粮中应添加赖氨酸和蛋氨酸。试验表明,在粗蛋白含量为15%的日粮中添加蛋氨酸能显著提高肉鸡的体重;赖氨酸虽能促进肉鸡生长,但效果不显著。许多实验表明,蛋氨酸或蛋氨酸+胱氨酸(两者在体内具有协同作用)是第一限制性必需氨基酸,其次是赖氨酸和色氨酸。因此,在制备肉鸡日粮(
3)时,应尽量满足上述3种或4种氨基酸的要求能量与粗纤维的关系
肉鸡小肠缺乏消化纤维素的酶,不能消化粗纤维。盲肠虽长,达13~30cm,占肠总长的1/5,但饲料粗纤维的消化率较低,仅为18%,小麦纤维素的消化率仅为5%。粗纤维在日粮中的主要作用是使肉鸡有饱腹感,并刺激肠道蠕动,使肠道处于消化吸收养分的最佳状态。代谢能含量与粗纤维含量呈负相关。如果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过多,则feed能量不适应肉鸡的生理特性,不仅影响肉鸡的生长发育,而且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造成较大浪费,增加饲养成本。如果日粮中粗纤维含量过低,食用后对肉鸡肠壁的刺激作用较差,肠道蠕动不充分,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不好,大量营养物质随
粪便排出,也会造成饲料浪费。此外,日粮中粗纤维含量不足,肉鸡进食后不感到饱腹感,极易发生厌食,尤其是食欲不振啄羽、啄肛等疾病,会影响肉鸡的正常生长,造成肉鸡死亡(因此,养殖户应注意和处理能量与粗纤维的辩证关系,并注意平衡。一般来说,肉鸡日粮中粗纤维的含量应保持在2.5%~5%,过高或过低都不适宜(
4,钙磷等矿物质元素
除了满足钙磷的需要外,根据饲料标准调整钙磷比。如果饮食中钙、磷的比例不合适,即使某一元素含量很高,也是难能可贵的充分吸收和利用。对肉鸡来说,钙磷比应控制在1.2~1.5:1之间,当然钙的含量不能太多,否则会影响鸡的生长发育,也会影响对磷、镁、锰、锌等元素的吸收(另外,应注意肉鸡饲料中钙、磷的状况。如果钙和磷结合在一起,不易溶解,即使饲料中的含量足够,肉鸡也难以吸收,因此仍会出现缺钙。肉鸡对植酸磷的利用率较低,4周龄前约为30%,4周龄后约为50%。但是,util无机磷的矿化率可达100%。因此,肉鸡日粮中必须补充一些无机磷,特别是在日粮中缺乏鱼粉(除钙和磷外,钠也是重要的矿物质元素)。钠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肌肉神经的兴奋性,维持体液的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控制水的代谢。钠是由盐补充的。然而,肉鸡对钠的耐受性是有限的。当日粮中氯化钠含量达到0.7%时,肉鸡就会中毒死亡。肉鸡日粮含盐量不宜超过0.38%。需要注意的是,盐的实际含量应根据饲料中的实际含盐量来考虑。例如鱼粉和其他动物源性饲料中含有较多的氯化钠,而家养鱼粉中含有较多的氯化钠(
肉鸡日粮中微量元素的含量非常少,如:铁的含量为80mg/kg日粮,锰的含量为60mg/kg日粮,锌的含量为40mg/kg日粮,硒仅为0.15mg/kg膳食(
5。矿物质元素与维生素
的辩证关系膳食中矿物质元素与维生素之间也存在着微妙的辩证关系。农民必须理解并在生产实践中灵活运用。例如,维生素E和硒、烟酸和锰具有协同作用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锌能促进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促进维生素A的积累;维生素C能促进肠道对铁的吸收;补充维生素C可消除饲料中过量铜的不良影响;维生素B12含有钴,与钴有相似的作用(钙和磷的吸收和利用与维生素D直接相关)。维生素D是一种甾体衍生物,可在肉鸡体内合成,但其合成物质与脂类密切相关。当脂肪中的脂质不足时,维生素D的合成受到限制,这将导致钙和磷的吸收困难。容易患软骨病和佝偻病,症状是瘫痪。同时,甾醇也是人体合成多种激素的原料,肉鸡的健康生长离不开这些激素。因此,肉鸡日粮中应同时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同时,应考虑适宜的脂肪含量(
肉鸡消化道微生物相对较少。大多数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合成。有的虽然可以合成,但不能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从饲料中摄取。肉鸡必须从饮食中摄取13种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等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以及水溶性维生素,如硫胺、核黄素、烟酸、吡哆醇、泛酸、生物素、胆碱、叶酸和维生素B12。肉鸡最容易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D3等三种维生素。饲料中含有丰富的硫胺素和吡哆醇,不需在日粮中添加(
肉仔鸡对维生素的需求量因市场重量、产品形态、饲龄和饲料利用率等指标的不同而不同。为了减少应激反应和出血,可在断喙前后每公斤饮食中添加0.4mg维生素K3,持续2天。维生素C可以在肉鸡体内合成,一般不会缺乏。然而,在高温下应激时,肉鸡易发生应激反应,且对维生素C的需求量增加。为了防止热应激,维持正常代谢,每公斤饮食中可添加1.5~2G维生素C,也可添加维生素e或维生素B12。日粮中添加硒、铜、铁、锌等不含维生素的微量元素锌等也有预防热应激的作用,特别是添加有机硒(硒酵母)后,不仅能有效预防慢性热应激,而且能提高体重、饲料转化率,肉鸡的成活率和净重,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6.饲料与肉鸡的辩证关系植物饲料
鸡是杂食性动物。他们可以吃植物饲料和动物饲料。放养的鸡特别喜欢吃昆虫等动物饲料。虽然肉鸡是通过杂交繁殖,但它们的食性并没有改变。他们的饮食既需要植物饲料,也需要动物饲料。动物饲料不仅能量和蛋白质含量高,而且氨基酸比例均衡,必需氨基酸含量充足,非常适合肉鸡的生长需要。在肉鸡日粮中添加动物性饲料,不仅能平衡必需氨基酸,而且能改变饲料中脂肪酸的组成,影响饲料中代谢能和维生素的平衡,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对肠道菌群繁殖的有益作用。动物饲料中还含有“未知生长因子”,对肉鸡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在肉鸡日粮中添加适量的动物饲料效果尤为明显(
鱼粉、虾糠、血粉、蚕蛹粉等是肉鸡常用的动物饲料。这些饲料原料的价格普遍较高,尤其是鱼粉,比豆饼等油饼饲料要高出很多。如果消耗量再大一点,养殖成本就会大大增加。因此,在配制肉鸡日粮时,应注意饲料与计划的合理搭配提高饲料利用率,有效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一般情况下,肉鸡日粮中鱼粉含量可占2%~5%,最多不超过7%,其他动物饲料不超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