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鸡的合理选择
公鸡的仔细和合理选择对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都同样重要。原品种鸡群公鸡的选择,主要依据系谱来源、系谱及旁系生产性能评价结果、后代质量测定结果等有效可靠的数据和统计,个人身体状况的得分,以及家庭的死亡记录。所以一般来说,选择繁殖公鸡比较可靠。但是在祖父母和父母养的羊群里。因为没有数据可以作为繁殖时,我们只能根据不同阶段公鸡的外部状态和健康状况进行选择(
第一阶段选择:对孵化雏鸡进行性别鉴定后,对生殖器发育明显的雄性雏鸡,第二阶段选择:当公鸡6~8周龄时,对公鸡进行第二阶段选择。选择体重较大、梳子鲜红、龙骨发育正常(无弯曲变形)、腿无疾病、脚趾无弯曲的公鸡作为准繁殖公鸡,剔除胸骨弯曲、腿或喙弯曲、下垂大等外观缺陷的有囊肿、胸骨弯曲的公鸡。公鸡和李还应消除体重和性别歧视错误。雌雄比为1:8-1:10(
繁殖第三阶段:在17-18周龄(肉鸡育种者可推迟一周)时,选择体重符合品系标准且体重在全群平均体重标准化偏差范围内的公鸡。所选公鸡的冠和胡须大,颜色鲜红,羽毛生长良好,身体发育良好,腹部柔软,按摩时有翻肛门、竖立交配器、射精等性反应。这种公鸡将来有望有更好的生命力和繁殖力。T雌雄比为1:10-1:15(自然交配),雌雄比为1:15-1:20(人工授精)(
第四阶段选择(主要用于人工授精养殖场):20周龄时(中型蛋鸡和肉型可推迟1-2周),主要依据精液质量和体重。通常,新公鸡经过7天左右的按摩精液就能形成条件反射。在1~22周龄时,2只公鸡的雌雄比可达1:20~1:30,90%以上的公鸡对按摩采精反应良好,10%左右的公鸡反应差,排精少或无排精。对这类公鸡应继续进行补充训练。一段时间后,应该淘汰的只有少数,约占总数的3%-5%。如果全年进行人工授精,应保留15%-20%的后备公鸡补充新公鸡(
在繁殖过程中,公鸡体重过轻,冠幅发育不明显,龙骨弯曲生长,胸部囊肿,胸偏,喙歪,腿部疾病,足趾缺损或残疾,无性反应者应予以消除(
2合理利用种公鸡
一般来说,为了充分利用具有较高繁殖价值的优良种公鸡,延长其使用寿命,祖代养殖场和亲代养殖场的种公鸡采用相同的方法我把一个生产周期的系统当作母鸡。有时由于生产需要,应该对育种者进行人工强制蜕皮,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强迫育种者蜕皮,否则会影响受精率。两岁母鸡宜与雏鸡交配或授精,以保证较高的受精率(种鸡人工授精的利用制度取决于公鸡与母鸡的比例、群体规模、精液质量和人力安排)。需要注意的是,精液采集频率对射精量和精子浓度有一定影响,但不影响精子活力以及受精率。每隔一天取一次精液的公鸡射精量最高,每周取一次精液的公鸡射精量最高(
公鸡和母鸡的年龄对生殖力有影响。公鸡和母鸡只有在相同的性活动中,才能有较高的受精率。如果母鸡产蛋率很低,受精率就不高。蛋鸡产蛋量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第一年最高,第二年为15%~25%,第三年为25%~35%;使用寿命一般为1-2年,养殖场优良母鸡使用寿命为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