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鸡苗生态养殖宜选用本地鸡
。当地鸡适应当地环境和气候,抗粗粮,抗病性强,体积小,反应灵敏,活泼,适宜放养。鸡苗要在非疫区生产,养殖环境好,品种纯正的种鸡,持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规模化养鸡场。雏鸡应身体健康,外形光洁,群体整齐,哭声清脆,眼睛活泼,站立平稳,与整只雏鸡搏斗有力,腹部适中,肚脐回缩良好,喙部无畸形等腿和爪子。雏鸡在移动和装载雏鸡箱时应保持敏感(
2.为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养鸡场应选择坡度为5-15度的沙质丘陵地,远离重工业厂和化工厂,距离居民楼至少500米,主要道路和其他家禽养殖场。环境比较安静,有电源,有干净的水,排水良好,应设置围栏塑料网或钢丝网等作为防疫隔离的围栏。鸡舍应建在地势高而干燥的地方,背风面朝阳,北面朝南。鸡舍不应该建得太简单。它可以n防风防雨。地面上没有水,也不会形成“防风罩”。冬季保暖,夏季通风散热。储存面积应分为每平方米1羽和每批800-1000羽。每1-2批鸡要更换一个饲养区,这样有利于草原和昆虫的休养,减少疾病的传播(
鸡舍内外的粪便每天都要清理干净,而被鸡粪污染的草或污物要及时清理,进行无害化处理,不要乱堆乱放。食物罐和饮用水罐经常被彻底清洗和去离子不影响保持清洁饮用水的供应。同时,经常喷洒杀虫剂杀灭蚊蝇,每月灭鼠2-3次,防止鼠疫传播(
在养鸡场门口设置消毒设施,对进出车辆和人员进行消毒。车辆喷洒10%赖氨酸或用含10%苛性钠的消毒池消毒,人员用含0.1%消毒剂的脚垫消毒。严禁外来人员进入育雏室、鸡舍、料场,进入育雏的饲养员应更换衣服、鞋帽,饲养员不得随行ch-other(
每周在鸡舍内外运动场喷洒0.05%~0.10%消毒剂1~2次;鸡场环境喷洒10%的溴化去甲基铵,用1∶ 500纯净水,每月消毒一次或两次。氢氧化钙粉(用1公斤氧化钙和350毫升水制成)也可以撒在潮湿的地面上,在化粪池和污水沟周围进行消毒(
每批鸡屠宰或上市后应彻底清洗,然后用母鸡、用具和运动场彻底清洗。然后用5%~10%的浓度对苏尔族儿童进行喷雾浸泡,或在鸡舍内熏蒸
)
3加强饲养管理
3.1 to为生态放养鸡提供合适的饲料
,必须在3-4周后在育雏室饲养。育雏期以全价复合饲料为主,辅以适量切碎的青菜叶或野菜叶,逐步提高雏鸡对粗饲料的摄食和消化能力。在放养初期,应注意雏鸡的鸣叫训练。补充饲料应根据鸡所需的食物量而定。原则是“早少晚多”。饲料供应由大量全价饲料转变为大量粗粮。粗骨料供应ains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粗粮可以是玉米、麦麸、甘薯等,但至少维持了20%的总价格配方饲料。上市前20天,只提供全价配合饲料,并采取适当的育肥措施改善外观(日常管理
,育雏期应注意调节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和饲养密度,特别是温度和湿度。室温是35度℃ 喂养1-3天,然后下降1℃ 每3天。按照“散而不堆”的原则,室温保持在21℃℃, 并逐渐变为室外的温度放养前观察鸡的饲养、饮水、粪便、呼吸、姿势等情况。当发现病鸡时,应及时隔离和治疗,并及时用有效药物预防受威胁的鸡。发生急性、致死性疾病时,应根据病情及时报告医院,对受威胁的鸡应采取紧急免疫或其他预防控制措施。如果在极端天气下鸡不放生,应传唤他们把鸡赶回家,以避免感冒或在风雨前被水冲走为防治病虫害,应将鸡赶到鸡舍等安全场所,雨天一般2-3天,晴天一般3-6天,为防止鸡食喷叶草中毒(
,育雏期结束后应将雌雄鸡分开饲养,实行“全进全出”管理。公鸡饲养120天左右,母鸡饲养180天左右。此时,肉质适中,“鸡味”浓郁,深受消费者欢迎(
4做好免疫防病
4.1制定适当的免疫程序
主要防疫以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白痢、伤寒、大肠杆菌病等为例,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
1日龄小鼠皮下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5日龄法氏囊B87滴注;10日龄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疫苗鼻腔滴注;14日龄油乳剂灭活禽流感疫苗(H5、H9);18日龄时,采用法氏囊二价疫苗滴注法和鸡痘疫苗刺翼法;25日龄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H52滴眼液;42日龄油乳剂灭活疫苗(H5、H9);饮用水47da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双价疫苗;65日龄小鼠饮水免疫;接种120日龄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H5、H9)。从正规厂家购买疫苗,按规定储存、运输和使用;在免疫前3天或免疫后7天内不得使用消毒剂、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饮水免疫时,停饮水2~4小时,然后给雏鸡补充稀释疫苗,饮水量应控制在0.5~1.0小时;免疫饮用水应为蒸馏水、冷开水或深井水。自来水应该煮一夜。它是稀释液中添加0.2%~0.5%脱脂奶粉或山梨醇为宜;不要用金属容器盛放或稀释疫苗;免疫时应使用特殊稀释液。稀释剂应尽快使用(夏季2小时,冬季4小时);两种疫苗一般不能随意混合;两种疫苗间隔4-6天,减少疫苗间的相互干扰;预防接种所用的器械和针头在使用前应彻底清洗消毒,在接种过程中应经常更换针头,避免传播疾病(
4.2正确使用药物,防止
生态放养鸡因食用野生食物,如耳朵等蝗虫、昆虫、杂草等,所以细菌来源复杂,主要易患肠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如大肠杆菌病、寄生虫病和感冒。只要使用好预防药物,就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用0.01%诺氟沙星或0.01%~0.02%呋喃唑酮饲喂1周龄鸡3~5天;2周龄时,反复使用上述药物预防白痢;从2周龄开始,在日粮中添加0.003%扑尔敏或0.025%氨丙基;饲养2周后,每1kg体重用左旋咪唑25mg处理1次,并注意虫子的排泄。在那之后,他们应该接受一次治疗每1个月一次。为应对流感等呼吸道疾病,每月可预防该病1~2周,每1升水加利巴韦林15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