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几乎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少量的铁、钙、钾等微量元素,常被称为“理想营养池”。蛋黄中含有卵磷脂,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增加血浆蛋白含量,增强机体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因此,目前人们对鸡蛋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蛋鸡的产蛋率也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蛋鸡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影响因素
1。1蛋鸡品种繁多,产蛋性能各异。陈永亮和其他研究人员发现,在150日龄之前,人的身体会受到影响进入产蛋高峰期(鸡群产蛋率达80%以上)的顺序为新品种海兰和“农大五3号”。在近190天的产蛋期内,三个蛋鸡48周龄的平均蛋重和最终蛋重依次为:海兰>品种>农大乌3号,海兰平均蛋重60.79g,平均蛋重9.91kg;“农大五3号”>海兰>育种品种产蛋率为82.24%,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品种(P<0.05)(
1.2室内环境
目前,大多数蛋鸡采用笼养。鸡舍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会影响蛋鸡的产蛋率。t鸡舍温度、湿度过高或过低,光照强度会影响蛋鸡采食量,导致产蛋率下降甚至不产蛋,鸡蛋的营养品质也会下降。刘军等对某品种蛋鸡进行了研究,发现温度为16℃时产蛋率较高℃. 25-30岁℃, 当环境温度升高1.0℃时,产蛋率下降1.5%℃. 湿度为65%时产蛋率最高,光照强度为181ux时产蛋率最高(
1.3饲养管理
不同饲养管理模式下蛋鸡的产蛋率也不同. 饲喂人员、饲料供应及饲料组成对产蛋率有影响。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蛋鸡产蛋率较高。刘军等发现,在责任心强的条件下,每只小鼠摄食165次,饮水量为510ml/d,产蛋率为79.5%,比限食条件下高5%~30%。其中,限饲对产蛋率的影响最大,为60.4%。饲料不足可降低产蛋率10%~30%。长期缺水可降低产蛋率5%~10%。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水平日粮也会影响蛋鸡的产蛋率。殷庆强的研究表明,鸡蛋生产对低氨基酸水平的反应呈明显的线性关系;随着氨基酸水平的提高,产蛋量的反应呈曲线上升,直至达到稳定线。江辉等研究还表明,在代谢能高的情况下,蛋氨酸水平提高,产蛋率呈现出低-高-低的趋势(提高蛋鸡产蛋率的措施
2.1选育优良品种
可从根本上提高蛋鸡产蛋率。根据陈永良的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仅要选择现有的优良品种,而且要提高育种效率培育新品种能更好地提高蛋鸡的产蛋效率(
2.2良好的鸡舍环境
在蛋鸡的饲养过程中,应注意光照强度,制定合理的光照时间。每天接受16小时的光照更适合蛋鸡。17小时以上对蛋鸡有抑制作用,16小时以下对蛋鸡发育不全有抑制作用。同时要控制鸡舍的光照强度。一般来说,201ux的光照强度是最合适的。产蛋率在20-401倍之间没有显著变化,但超过40lux可能导致死亡。语言的突然变化ht也会导致产蛋量下降。夏季气温长期偏高,要做好降温工作;如果冬天气温过低,就要做好保温工作。13 ~ 26 ℃ 是产蛋母鸡最适宜的温度。鸡舍的适宜湿度为55%~60%。天气干燥时,鸡舍要保湿除湿。为了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鸡舍应该定期通风和清洁
,合理的饲养管理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提高蛋鸡的产蛋率也是养殖业的核心内容。饲养员更换时不应跟踪,要有良好的责任心,能及时清理鸡舍内的杂物和病鸡,防止疾病感染,降低产蛋率。对不同时期的蛋鸡进行不同的饲养管理。以两阶段法为例,即50日龄以下蛋鸡饲料蛋白质比应控制在16%~17%的较高水平,50日龄以后蛋鸡饲料蛋白质比应控制在14%~15%。日粮中适当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可以有效地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一般一个鸡蛋需要13%-15%的蛋白质。产蛋率大于90%时,日粮蛋白质含量为18%;产蛋率为80%时,日粮蛋白质含量为17%;产蛋率为70%时,日粮蛋白质含量为16%;为使产蛋高峰期提前到来,可提前饲喂蛋白饲料,仍在产蛋高峰期结束前饲喂蛋白饲料,以延缓产蛋高峰期结束,提高蛋鸡产蛋率。鸡蛋中的蛋白质营养大部分来自氨基酸营养。如果日粮中没有氨基酸,鸡蛋的整体产蛋率和鸡蛋质量都会下降。因此,d影响蛋鸡产蛋的因素很多,如自身因素、环境因素、饲养管理因素等。根据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饲养管理尤为重要,从光照管理到蛋鸡温湿度的调节,都影响产蛋率。日粮的组成将直接影响蛋鸡的产蛋率和水平,饲料添加剂能更有效地促进更多营养物质的吸收。保证日粮营养水平的平衡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产蛋率。同时,它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经济效益蛋鸡养殖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