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种蛋生产率是衡量养殖企业饲养效率和盈利能力的重要生产指标之一。它受两个指标的影响,一个是育种者的产蛋率,另一个是合格产蛋率,二者的乘积就是合格产蛋率。产蛋率由鸡的品种、饲料营养水平、疾病防治措施、饲养管理技术和环境条件等主要因素决定;种蛋合格率不仅受品种、年龄、病害、应激、营养等因素的影响,还与种蛋的采集、运输有关s。为了获得更高的产蛋合格率指标,提高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在保证肉鸡健康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种蛋合格率,高产稳产(
1.影响优质种蛋产蛋率的因素
1.1品种和日龄对产蛋率的影响体现在蛋重和蛋壳质量上。蛋重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适合育种的蛋只有55~68g。因此,有必要在180日龄前增加蛋重,55周龄后通过饲料营养控制蛋重,以提高蛋鸡的合格率产卵;蛋壳质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一般蛋鸡的蛋壳质量在36周龄后逐渐变差。然而,蛋壳的形成是非常复杂的。影响蛋壳品质的因素有品种、年龄、母鸡行为、营养、疾病、药物、环境条件、管理和设备等。虽然我国对蛋壳品质的研究已经持续了十多年,蛋壳不良仍是蛋鸡生产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
1.2传染性支气管炎和坏死性肠炎是影响鸡群合格种蛋产蛋率的主要疾病。B它们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都会导致产蛋率的显著下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感染不会导致死亡率的显著增加。通常是短暂的感染,病程短。恢复后,鸡恢复得很快。然而,IB病毒
对鸡的输卵管造成了损伤。特别是养殖期感染的鸡,变成产蛋期不产蛋的“水裆鸡”(俗称大腹鸡),导致养殖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增加。鸡感染此病后,在产蛋期也会产生此病有壳蛋和无壳蛋一辈子,失去了饲用价值;鸡感染坏死性肠炎后,会对鸡的消化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而导致生殖系统萎缩,产蛋能力丧失,甚至死亡(
1.3应激因素在饲养管理过程中,由于采食量过多或不足、免疫应激、人工授精应激、室内环境控制管理不当,鸡群处于亚健康状态。饲养亚健康鸡不仅会增加养鸡的直接成本,还会降低合格种鸡者的产蛋率。因此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只要及时挑选亚健康鸡,单笼饲养,人工授精是在它们恢复正常产蛋一段时间后进行的(
1.4卵子收集和运输的因素对卵子收集和运输的不当处理也会导致大量合格卵子的人为损伤,间接降低卵子的合格率(
2.提高合格种蛋产蛋率的措施
2.1营养调控保证蛋重适宜于25-63周龄普通种鸡人工授精和收集种蛋。在25周龄之前,卵子的重量是一般较小,但蛋重低于55克不适合种子使用。因此,应在高峰期饲喂高能量高蛋白日粮,以提高早期蛋重。据统计,55-63周龄的平均蛋重为62.5g,其中72g约为2%,68-72g约为11.4%,57-68g约为77.5%,57g约为8.99%。因此,有必要根据鸡蛋重量的变化来调整鸡的日采食量,从而实现定量饲养,防止因过量喂养而导致鸡蛋重量过大(
2.2预防疾病,提高鸡的健康水平,做好疾病防治工作,通过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保持病原体出田间区域,避免鸡感染。特别是在育雏期,鸡对IB病毒的抵抗力较弱,更需要通过环境控制和免疫预防。一般来说,坏死性肠炎的高发期在产蛋后期。在此期间,由于产蛋初期大量消耗鸡蛋,鸡的体质减弱,个别鸡相继感染疾病,并出现亚健康甚至死亡。因此,做好室内外环境的隔离消毒工作,做好防治工作,需要几天的时间养鸡全过程疾病控制(
2.3为减轻应激,提高鸡的体质,亚健康鸡的生产主要是由日常管理应激引起的,应根据不同的应激因素采取不同的措施:① 人工授精可使种鸡易患输卵管炎,进而导致肛门括约肌收缩无力,产蛋后卵管留在体内,容易使鸡失去肛门。解决方法是在人工授精过程中保持输精器的清洁卫生,及时挑出肛门脱垂的鸡,单笼饲养,用药治疗;② 为了热度强调日常管理,首先要规范操作流程和日常管理标准,建立饲养流程、采卵流程、人工授精操作流程、清洗流程、鸡肉消毒流程等。,使鸡形成良好的条件反射,减少应激的发生;③ 对于亚健康鸡的管理,应尽快选择、单笼饲养、对症治疗、尽快淘汰无饲用价值的鸡,降低不必要的成本;④ 另外,要注意外界天气的变化,控制室内的温湿度,防止火灾的发生热应激和冷应激。针对近期可能出现的气候变化,应建立气温预警机制,制定月、周、日通风计划。特别是在冬春秋冬交替期间,要防止外界温度突变引起的冷应激,确保室内温度适宜、均匀、稳定,以保证鸡(
2.4)的稳定产蛋,专用周转车降低种蛋损坏率。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种蛋的周转成本,降低破损率,将家里生产的种蛋直接放入孵化器孵化托盘,采用专用周转车运输种蛋,减少了孵化大厅鸡蛋堆放环节,与孵化车连接,装卸方便,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解决了长途运输损坏率高的问题,虫卵损伤率控制在0.2%以内。